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五章 满朝文武出奇策

臣听到这话才恭敬地退到了一边继续听着范仲淹的夸夸其谈。

    其实倒也并不是夸夸其谈,因为这些道理确实有用,至少比先前提出来的方案要好上不少。

    “臣认为必须要把他们放回去,这让敌人感觉到我大宋根本不计较丢失的一两座城池,以博爱的精神面对他们,而且也让他们在极短的时间里找不出来,第二个理由向我们发动进攻,我们利用这一个短暂的时间,可以做很多充分的准备,所以不应该把他们杀掉,而是应该把他们完完整整的送回去借他们的口说我们的好,能拖延一阵就是一阵!”说完拱手又退了下去。

    寇准在一旁听到这话,缓缓的点了点头,站起身来附和说道:“臣也认为此番建议是很有用的,最好不要让敌人以这个为把柄,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第二次进攻让我们缓出来,哪怕只有半天的时间也是好的。”

    欧阳修在一旁默默的听着,始终没有发表自己的印记,在他的心中,这条计策已经可以拿上大雅之堂。

    “现在的战局,已经到到什么地步了?”赵祯突然间开口问了这么一句,满朝文武无不突然间安静下来。

    接着就有几个大臣长上来的最近的报表,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开始读诵,所有人都安静的听着,因为这一次关乎的不仅仅是国难,还有他们自己每一个人的权利。

    正所谓什么情况下能够让人最勤奋最努力,只有在为自己工作为自己拼命的时候。

    现在就到了这一帮当官的,能否保持住自己手中的权力和财富的生死攸关之时了。

    每一个人几乎都是竭尽脑汁的,想让自己能够想的所有方法,在大殿上提出来整整一上午的时间,是各种的想法不断。

    但人们普遍觉得还是前面的一条政策最好。

    既然敌人已经攻击了,那我们倒不妨后发制人,早在先秦时代就出现过围魏救赵的例子,倒不如直接派大军压向两国国都境内,迫使他们调兵回救,这一条政策是得到了普遍的赞同的。

    但恰恰这一条政策却是最不应该实现的,因为就算是到了过渡,也没有什么根本上的作用。

    因为这两个国家的国君到现在为止都仅仅只是一个摆设罢了,真正调动两个国家军队的,还要说一宗之宗主。

    赵祯始终没有开口,只是看着手里刚刚递上来的一个书信,这是仇圣千里迢迢寄过来的。

    里面明确的讲述了有关于这一条的见解,大致的内容就是万万不可使用这一招,因为真正掌控军队的并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