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
王允说道:“昔孝武不杀司马迁,后使作史,遂致谤书流于后世。
方今国运衰微,朝政错乱,不可令佞臣执笔于幼主左右,使吾等蒙其讪议也。”
日磾无言而退,私谓众官说道:“王王允其无后乎!
善人,国之纪也;制作,国之典也。灭纪废典,岂能久乎?”
当下王王允不听马日磾之言,命将蔡邕下狱中缢死。
一时士大夫闻者,尽为流涕。后人论蔡邕之哭董卓,固自不是;
王允之杀之,亦为已甚。
有诗叹说道:“董卓专权肆不仁,侍中何自竟亡身?
当时诸葛隆中卧,安肯轻身事乱臣。”
且说李傕、郭汜、张济、樊稠逃居陕西,使人至长安上表求赦。
王王允说道:“董卓之跋扈,皆此四人助之;
今虽大赦天下,独不赦此四人。”
使者回报李傕。傕说道:“求赦不得,各自逃生可也。”
谋士贾诩说道:“诸君若弃军单行,则一亭长能缚君矣。
不若诱集陕人并本部军马,杀入长安与董卓报仇。
事济,奉朝廷以正天下;若其不胜,走亦未迟。”
傕等然其说,遂流言于西凉州说道:
“王王允将欲洗荡此方之人矣!”
众皆惊惶。
乃复扬言说道:“徒死无益,能从我反乎?”
众皆愿从。
于是聚众十余万,分作四路,杀奔长安来。
路逢董卓女婿中郎将牛辅,引军五千人,欲去与丈人报仇,李傕便与合兵,使为前驱。
四人陆续进发。王允听知西凉兵来,与吕布商议。
吕布说道:“司徒放心。量此鼠辈,何足数也!”
遂引李肃将兵出敌。肃当先迎战,正与牛辅相遇,大杀一阵。
牛辅抵敌不过,败阵而去。
不想是夜二更,牛辅乘肃不备,竟来劫寨。
肃军乱窜,败走三十余里,折军大半,来见吕布,吕布大怒说道:
“汝何挫吾锐气!”
遂斩李肃,悬头军门。
次日吕布进兵与牛辅对敌。
量牛辅如何敌得吕布,仍复大败而走。
是夜牛辅唤心腹人胡赤儿商议说道:“吕吕布骁勇,万不能敌;
不如瞒了李傕等四人,暗藏金珠,与亲随三
王允说道:“昔孝武不杀司马迁,后使作史,遂致谤书流于后世。
方今国运衰微,朝政错乱,不可令佞臣执笔于幼主左右,使吾等蒙其讪议也。”
日磾无言而退,私谓众官说道:“王王允其无后乎!
善人,国之纪也;制作,国之典也。灭纪废典,岂能久乎?”
当下王王允不听马日磾之言,命将蔡邕下狱中缢死。
一时士大夫闻者,尽为流涕。后人论蔡邕之哭董卓,固自不是;
王允之杀之,亦为已甚。
有诗叹说道:“董卓专权肆不仁,侍中何自竟亡身?
当时诸葛隆中卧,安肯轻身事乱臣。”
且说李傕、郭汜、张济、樊稠逃居陕西,使人至长安上表求赦。
王王允说道:“董卓之跋扈,皆此四人助之;
今虽大赦天下,独不赦此四人。”
使者回报李傕。傕说道:“求赦不得,各自逃生可也。”
谋士贾诩说道:“诸君若弃军单行,则一亭长能缚君矣。
不若诱集陕人并本部军马,杀入长安与董卓报仇。
事济,奉朝廷以正天下;若其不胜,走亦未迟。”
傕等然其说,遂流言于西凉州说道:
“王王允将欲洗荡此方之人矣!”
众皆惊惶。
乃复扬言说道:“徒死无益,能从我反乎?”
众皆愿从。
于是聚众十余万,分作四路,杀奔长安来。
路逢董卓女婿中郎将牛辅,引军五千人,欲去与丈人报仇,李傕便与合兵,使为前驱。
四人陆续进发。王允听知西凉兵来,与吕布商议。
吕布说道:“司徒放心。量此鼠辈,何足数也!”
遂引李肃将兵出敌。肃当先迎战,正与牛辅相遇,大杀一阵。
牛辅抵敌不过,败阵而去。
不想是夜二更,牛辅乘肃不备,竟来劫寨。
肃军乱窜,败走三十余里,折军大半,来见吕布,吕布大怒说道:
“汝何挫吾锐气!”
遂斩李肃,悬头军门。
次日吕布进兵与牛辅对敌。
量牛辅如何敌得吕布,仍复大败而走。
是夜牛辅唤心腹人胡赤儿商议说道:“吕吕布骁勇,万不能敌;
不如瞒了李傕等四人,暗藏金珠,与亲随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