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主持廷议

潮没有着急上位而对张位落井下石,反而在天子面前力挺,保住了张位,也保住了皇长子。

    (另一个时空上,杨镐蔚山之战,并没有如丁应泰所奏的那样损失惨重。但杨镐败战被丁应泰大肆渲染,并牵扯到张位,言张位收受杨镐的贿赂,而这时一直告病在家的赵志皋突然回阁,张位被罢)。

    这件事给沈一贯最大的感受就是大臣千万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冒险与天子叫板,得君行道才是王道。

    沈一贯进宫没有去文渊阁,而是去阙左门参与九卿廷议。

    阙左门上首摆着三张椅子,左右摆着九张。分别是三位阁臣,六部九卿的位子。

    沈一贯至时,次辅林延潮早已到了。

    但见林延潮正与礼部尚书于慎行,兵部尚书石星二人闲聊,至于刑部尚书萧大亨,都察院左都御史温纯,户部尚书杨俊民皆坐旁微微笑着。

    而工部尚书徐作,通政使林材,大理寺卿吴定人微言轻,坐在一旁。顺便说一句,前通政使田蕙致仕后,林材升为通政使。

    现在唯有吏部尚书李戴,首辅赵志皋未至。

    见到沈一贯,于慎行,石星都是起身行礼,众人继续相聊。

    如此场合,石星都喜高谈阔论。他素来喜欢他人吹捧,特别还身兼平宁夏,援朝平倭之功,在廷议常用词锋折服别人,不过众大臣对石星多是口服心不服。

    这一次吏部尚书蔡国珍被罢后,廷推代者七人,石星因功列在第一人,可谓众望所归,但天子反而用了排名最后的原南京工部尚书李戴为吏部尚书。

    石星因此大怒,上疏请辞,天子又是不准。

    石星道:“沈阁老来得正好,吾方才读了王朴的平边策,此乃堪比隆中对的至文。”

    沈一贯请教道:“愿闻大司马高见。”

    石星道:“这平边策,为周宋一统天下之策,归其原因可称作内修政理,先易后难,先南后北这十二个字,虽说未收服幽云十六州,但仍不失为良策。”

    沈一贯言道:“大司马所言,令仆略有所思,古称官司最要者,惟宰相,宰相与天子最亲,是卫天下大机括。”

    “宰相之下为大臣,大臣于庙堂上与皇帝朝夕相处,就如这献平边策的王朴一般,虽无种种可明见之事功,但所为皆关国计民生,皆为社稷虑也。”

    沈一贯说完,却见众大臣不敢乱附和。

    石星出声道:“沈阁老高见,推行事功新政需顺应人心,近来本部堂从朝野听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