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三章 浪子,旅人,酒鬼,侠客【下】



    她看到刘睿影的示意,问店伙计要来了第四个。随即便拿着酒壶,仰头一饮而尽。

    至于先前倒满酒的那只酒杯,依旧好端端的放在那里,像是祭祀仪式上的贡品。神圣,不可侵犯。

    喝完了这壶酒,熊姥姥在对着刘睿影笑了笑,然后接着要来了第五壶。

    她喝酒看来是从来不用酒杯,就这么拿起酒壶,一饮而尽。喝的又快又猛,让旁观的人都不自觉的吞咽起了唾沫,自是对那一股子自上而下的辛辣都感同身受。

    干脆爽快,是她口中酒的味道。

    到现在刘睿影才清楚熊姥姥说的灯油钱到底是指什么。

    并不是寻常灯火的灯油,而是酒。

    极为烈的酒,是可以被点着的。

    但用酒来点灯,太过于浪费,相信只有好奇之人做过尝试,绝无什么人家把这当做习惯。

    既然以酒为灯油,酒又被熊姥姥一壶一壶的喝进肚去,那熊姥姥自己岂不就成为了灯盏?

    或者说她到底想以此做些什么,成为什么人?

    明白了这个道理后,刘睿影越发觉得熊姥姥不同寻常。

    她喝完了五壶酒后,再度站起身来,将那个竹篮挂在臂弯处,挨着桌子讨要方才装糖炒栗子的布袋。说来也奇怪,这布袋本是和糖炒栗子一同卖出去的东西,哪里又能收得回来?

    但偏偏许多人却是都将布袋还给了熊姥姥。只是这些布袋在还回去的时候,一个个都鼓鼓囊囊的,不知道装了些什么。

    “都是栗子的空壳!”

    熊姥姥看出了刘睿影的疑惑,出言解释道。

    “栗子的空壳?”

    刘睿影重复了一遍熊姥姥的话,却是用上了疑问的语气。

    他着实难以理解,为什么这些酒客们在吃完糖炒栗子后,要将空壳都重新装进袋子里,还给熊姥姥。

    “俗话说愿汤化原食。西北草原王庭的人,用晾干的牛粪来烤牛肉吃,味道好的出奇。我的糖炒栗子之所以比徐记的好吃,不是因为我用的糖好,也不是因为我的栗子生的好,而是因为我炒栗子的火是用上次栗子的空壳生出来的。”

    熊姥姥说道。

    刘睿影听后觉得这说法真是颇为新奇!

    在此之前,他只从书里读到过什么“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诗句。

    意思是说这煮豆来做豆羹,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