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一章



    卯卿在矮山区发现了人类活动的痕迹。

    据卯卿所说,作为高级资源地的锡磷石矿山通常会有一个中型的凶兽部落盘踞,而且会有至少一头以上的地阶凶兽头领存在。

    现在的情况却是那里没有凶兽存在,相反有人类活动的迹象。而在龙囚绝地中的人类,宁远能想到的只有区别于卯卿这些正规原住民的“野民”。

    能够剿灭一个至少拥有一头地阶凶兽首领的中型凶兽群落的“野民”势力,宁远想想都很带感。

    基于自己一知半解的涅诺大陆知识,宁远就“野民”的存在向卯卿做了详细了解。

    据卯卿所说,“野民”或者说“治外之民”的起源最初是那些失去城市后没有加入新城市而选择不断流浪的原住民。他们厌倦了战争,选择不断流浪来躲避城邦之间的战争。

    最初的“治外之民”就是这些厌倦了城邦战争的原住民在流浪中于城邦范围之外,群山旷野,人迹罕至之处建立的一个个部落和村庄生活所形成的原住民群体。

    不过因为使用城市结心就会默认为城邦城市,所以“治外之民”选择了不使用城市结心的方式来建设城市。但因为涅诺大陆规则的存在,这种城市最大只能建到高级城镇的规模,一旦超过就会有天灾不断发生。而且以这种方式建设的村落无法原住民一个城市该有的加持效果。

    原本对于这些“治外之民”来说,有没有加持并没有多大关系。他们也只是想要在疲倦时有个休憩之所而已。

    然而怎么说呢。“治外之民”虽然将部落和村落建在了城邦范围之外的偏僻处,但城邦却是在不断扩张的。

    当然随着“治外之民”的不断繁衍生息,所需要的土地与资源也越来越多。城邦与治外之民的冲突也就不可避免了。而城邦解决冲突的方式向来都只有战争。

    “治外之民”因为厌倦战争而选择成为“治外之民”,却又因为生存需要不得不面对战争。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这也就是卯卿当初所言的正规原住民与治外原住民的战争。

    既然当初的选择演变成了如今这种讽刺的局面,有一部分“治外之民”不是没有想过重新投入城邦的怀抱。但他们很快发现,“治外之民”的出现让涅诺大陆的规则发生了某种改变。他们无法主动重新归于城邦,只能通过战争俘虏的方式才能再次拥有户籍。

    所以无论“治外之民”本身是什么选择与倾向,他们与城邦之间只能通过战争来沟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