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七章 宋玉致

神来之笔,难怪爹说,你天才。又天性桀骜不驯呢!真像当年晋王。”

    隋炀帝的风采。的确是一世之绝。此时李世民还没有表现出足够挑战他的资历,因此。白手起家地杨宣凝,在许多旧人看来,的确是如此的相似,都是如此的惊才绝艳,都年少有为,都风流倜堂,要知道,隋炀帝的文才,也是绝顶一流的。

    把握了此心,顿时知道为什么宋缺如此的犹豫了,如是和隋炀帝一样,自持其能,多是好大喜功,只怕不是天下的福气。

    杨宣凝哑然失笑,说着:“圣上继祖父基业,从无挫折,虽雄才大略,但是却一旦收挫,就难以收拾局面,再说,隋文帝得江山,非血战而来,而是篡夺,名分不正,所以今日圣上难有依靠之力,我岂如此?”

    这话说的实在,其实名分正不正地关键就在于一个要点。

    那核心就是国家老不老的问题,篡夺的国家,国家中体制、家族、贵族、门阀,都占有大把地利益和实力,盘根错节,皇族也难以有足够的空间和利益来生存发展,甚至彼此还不断有摩擦,导致君臣离心。

    而如是自己一手打造的帝国,原本的既得利益者,至少清洗了一半以上,腾出了足够地利益和空间给皇族,以及给了开国权贵们,不但皇族实力庞大,而且这些开国权贵,也为了自己的利益,紧密跟随皇帝,形成攻守联盟,这样的话,只要二代皇帝可以守成,基本上数百年基业就成了。

    隋炀帝,根子上,失败就失败在这点,同样是讨伐高丽,李世民也大败而回,折损将士不计其数,为什么没有动摇根本?原因就是统一而非篡夺,其次就是百姓思安,再次就是各个豪杰,在先前的战争中,死的差不多了,自然没有人能够起事。

    一世豪杰,自然一世之用,消耗完了,天下也就太平了。

    宋玉致听着,默然半刻,然后才说着:“爹请你进磨刀堂。”

    杨宣凝听了,哈哈一笑,就自起身,而尉迟敬德率百名精兵,还自跟随,进门后是一道横越池塘花圃的曲廊,沿廊前行,左转右曲,放眼四方,绿荫遍园,步移景异,意境奇特。

    曲廊尽端是座六角石亭,恰是池塘地中心点,被石桥连接往环绕庭院一匝地回廊处。石桥宜指另一进口,隐见其中是另一个空间,古树参天,茂密硕壮,生气勃勃。

    杨宣凝穿过石亭,过桥登廊,通过第二重地院门,眼前豁然开阔,尽端处是一座宏伟五开间的木构建筑,一株高达十数丈地槐树在庭院中心气象万千的参天高撑,像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