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陵名、哀册文、谥册文和议谥号事,亦各置有大臣负责。
皇帝驾崩后的四至八天“大殓成服”,其实是两件不同的事情,“大殓”是将亡者的遗体移入棺内,“成服”则是生者按照和死者的亲疏、尊卑关系,各依服制穿着丧服,成服后即进入丧期,上自皇帝、下至百姓都必须按照规定穿着不同的丧服。成服日按例举行祭奠仪式,据载:
有司备祭馔,皇帝就殿上御位、宰臣文武百官就位哭,十五举音,再拜。皇帝行祭奠之礼,太尉进酒,近臣读祝文,再拜。太常卿赞导礼毕,皇帝垂帽即御座,群臣奉慰。
皇帝驾崩后的第十二日为小祥日,据载:
所司备祭馔,皇帝就殿上御位,宰臣文武百官就位哭,十五举音,再拜。皇帝行礼讫,就东间御座。百僚移班奉慰讫,皇帝释衰服,文武以上并改服布幞头、布襴衫、腰絰、布袴。
祭奠仪式之后,皇帝和群臣将成服时所穿的丧服换成小祥服。“小祥”本是死者周年祭礼,但宋代皇帝丧礼采“以日易月”之制,即是日数代替月数,故以第十二日为“小祥”。“大祥”是两周年祭礼,“以日易月”为皇帝崩后的第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大祥日按例也要举行祭奠,但未见有北宋大祥日祭奠仪式的具体内容。
完成一系列的丧礼仪式和备葬工作之后,待预先选定的葬期来到时,即开始葬礼。“启欑宫”可视为葬礼的开端,撤除“掩欑宫”时所搭盖的暂殡之处,启欑前三日,京城禁音乐。发引日,皇帝服初丧服,于梓宫前行启奠,升梓宫于龙輴,行祖奠。祖奠结束后,皇帝徒步恸哭,亲王、宗室从至城外幄次,梓宫升轝,行遣奠之礼,由宰臣摄中书令读哀册。哀册读毕,皇帝至大升轝前哭尽哀,稽颡再拜奉辞,退还幕殿。侍中至轝前跪,奏请灵驾进发,山陵使以下进名奉辞皇帝。灵驾发引以后,皇帝释衰服还宫,群臣出都城外奉辞。大行皇帝梓宫到达陵地后,会先奉安于下宫数日,待司天监选定的吉日掩皇堂。
葬礼结束后,尚有四项重要祭礼,即虞祭、袝祭、祥祭与禫祭。虞祭之礼,乃陵宫掩蔽后,襄事官员奉虞主返京入宫所举行。分为途中之虞与殿中之虞,共行九次。其间,途中行虞祭的次数,诸帝丧间并不一致。九虞后数日,神主祔庙,行祔飨之祭,为死者与祖先合享之祭礼,时以早先去世皇后升配。
过世满一周年为“小祥”(此为三年丧的祥祭,以下同),举行祭奠之礼。通常在小祥日前、后半月禁乐,前、后五日不视事。还有行香、奠酹、至佛寺烧
皇帝驾崩后的四至八天“大殓成服”,其实是两件不同的事情,“大殓”是将亡者的遗体移入棺内,“成服”则是生者按照和死者的亲疏、尊卑关系,各依服制穿着丧服,成服后即进入丧期,上自皇帝、下至百姓都必须按照规定穿着不同的丧服。成服日按例举行祭奠仪式,据载:
有司备祭馔,皇帝就殿上御位、宰臣文武百官就位哭,十五举音,再拜。皇帝行祭奠之礼,太尉进酒,近臣读祝文,再拜。太常卿赞导礼毕,皇帝垂帽即御座,群臣奉慰。
皇帝驾崩后的第十二日为小祥日,据载:
所司备祭馔,皇帝就殿上御位,宰臣文武百官就位哭,十五举音,再拜。皇帝行礼讫,就东间御座。百僚移班奉慰讫,皇帝释衰服,文武以上并改服布幞头、布襴衫、腰絰、布袴。
祭奠仪式之后,皇帝和群臣将成服时所穿的丧服换成小祥服。“小祥”本是死者周年祭礼,但宋代皇帝丧礼采“以日易月”之制,即是日数代替月数,故以第十二日为“小祥”。“大祥”是两周年祭礼,“以日易月”为皇帝崩后的第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大祥日按例也要举行祭奠,但未见有北宋大祥日祭奠仪式的具体内容。
完成一系列的丧礼仪式和备葬工作之后,待预先选定的葬期来到时,即开始葬礼。“启欑宫”可视为葬礼的开端,撤除“掩欑宫”时所搭盖的暂殡之处,启欑前三日,京城禁音乐。发引日,皇帝服初丧服,于梓宫前行启奠,升梓宫于龙輴,行祖奠。祖奠结束后,皇帝徒步恸哭,亲王、宗室从至城外幄次,梓宫升轝,行遣奠之礼,由宰臣摄中书令读哀册。哀册读毕,皇帝至大升轝前哭尽哀,稽颡再拜奉辞,退还幕殿。侍中至轝前跪,奏请灵驾进发,山陵使以下进名奉辞皇帝。灵驾发引以后,皇帝释衰服还宫,群臣出都城外奉辞。大行皇帝梓宫到达陵地后,会先奉安于下宫数日,待司天监选定的吉日掩皇堂。
葬礼结束后,尚有四项重要祭礼,即虞祭、袝祭、祥祭与禫祭。虞祭之礼,乃陵宫掩蔽后,襄事官员奉虞主返京入宫所举行。分为途中之虞与殿中之虞,共行九次。其间,途中行虞祭的次数,诸帝丧间并不一致。九虞后数日,神主祔庙,行祔飨之祭,为死者与祖先合享之祭礼,时以早先去世皇后升配。
过世满一周年为“小祥”(此为三年丧的祥祭,以下同),举行祭奠之礼。通常在小祥日前、后半月禁乐,前、后五日不视事。还有行香、奠酹、至佛寺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