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同人 2:有美一人——Narkissos

游里下凡的仙女,仿佛隔得很远,似是随时便要离开一般。使女懵懵然没有听懂娘子究竟说的是什么,却从这一笑中忽然眼眶一热,险些又落下泪来。她匆匆忙忙地揉了揉眼,勉强逃避也似地伸手递出一物,是那支白玉簪:“方才那位高大的舍人扔回来的。”

    宋婉如怔了一怔,恍然回头,自然只是见到了看过岳台大祭后兴奋的的行人。使女捏着玉簪碎碎叨叨地说道:“那舍人好不高大,奴家曾见过延安郡王,却是只面皮比他老些。想那延安郡王是一顿须吃三头牛、能倒拔杨柳的人物,怪道那舍人能把那两个人挟着……”

    “挟着?”

    “确系是挟着,方才娘子未注意,奴家却瞧得分明……”

    使女看见娘子瞧过来,一双秋水似的剪瞳满是揶揄,才讪讪地住了口。宋婉如想她讲的“三头牛”有些噱意,转而又随之想起那人的面容来。

    王中孚。

    宋婉如轻轻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王中孚。她想起爹爹曾经给她讲《易》,点着《易·杂卦传》中的“中孚信也”说“切记切记”。中孚中孚,听说今日站在彼处的都是太学生与武学生,起这样名字的人想来家中父祖当通文墨罢。只是自己怎么慌乱之间倒是把这支玉簪子递了出去。

    宋婉如再想起那个匆匆一面的小舍人已经是几年以后的事情了。中秋大祭之后,先前已有风声的官伎开释的事儿有司便开始落实了下来,熟客来访,问她在不在此之列。这种事都是一朝入籍容易出籍难,但宋婉如答,在的。

    熟客是什么心思很好猜。在美人面前,自诩风流的才子们大抵都有一种奇特的心理,很有来一场“邂逅相遇,与子偕臧”的欲望。只是风月场上的美人们也总有暮去朝来颜色故的惶恐,五陵年少的缠头就是安身立命的根,多少年来也只会从五陵年少处争缠头。觅得良人把自己再卖一次,是这群明日黄花们最后一笔划算买卖。不然呢?还能如何呢?

    ——还能效琴操,醒黄粱,看破世事生沉梦一场。

    宋婉如没有出家的念头。脱了籍的女子往往容易操持就业,大抵从良与否都容易从火山又跳进新的苦海,反而不如与文人墨客酬和往来更痛快。官家鼓励妇女抛头露面,她不需为大小官人侍宴助兴了,深居简出地像个不理俗世的居士,教风月子弟愈加不易见到真容,愈是拜帖倍增。

    她倒觉得有一点好笑。

    她越来越喜欢逛汴京城,或者在酒楼上临窗坐上一日,眺望着热热闹闹的人间。从前好多事儿其实已经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