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找其它书看,很快就找到一本杂记,名曰《慕仙志》,作者是一个书生,仰慕方仙,于是变卖了家产,去太虚山求仙问道,拜入一个道观做了道士,听闻了很多神仙事迹,记录成书。
张闲知道太虚山,乃是方仙圣地的十大名山之首,位于大运王朝的西南州,山高入云,直达天上,地形险要,悬崖峭壁,让人望而止步,但在这些悬崖峭壁上,却雕刻着很多神仙壁画,还有两个大字“太虚”,故曰太虚山,传说山上有神仙居住,这些雕刻就是神仙所作。
太虚山下,道观林立,香火鼎盛,称为太虚派,乃是三大方仙正宗之首,前去求仙问道的人,上至皇帝公侯,下至庶民百姓,多不胜数,乃是当今方仙的最大派系,有诗曰:天下方仙,皆出太虚。
前朝皇帝沉迷方仙,曾亲自登山求拜,欲求长生不老术,随行车架十里,劳民伤财,大肆敕封道观道士,还拜请方道一起回朝。
几年前,阳帝微服私访,也去太虚山求仙问道,亲自册封太虚派为天下方仙正宗之首,册封太虚派掌门沐道真,为天下仙道大教主,赐号太上无极妙法真人。
不过这位沐道真,并非普通道士,而是一个传说中的仙人,据传已经活了一百多岁,但从未有人见过此人,甚至连太虚派的门人,也从未见过这位掌门,只是在太虚山上,有一座生基,生基前有一立碑,碑上刻有沐道真的名号,听老去的前辈们传下话,沐道真曾在这生基里修行,得道成仙,太虚山上的所有道观,皆奉之为太虚第一人。
“若有机会,我也要去太虚山一游。”
张闲看着这本《慕仙志》,也记载了沐道真在生基里修练的传说,他不由得也心生向往,想去太虚山求仙问道。
而在生基里修练,倒是很特别,生基就是坟墓。
古人认为生命之基础,修筑生基,向天祈福,福有五,长寿、富贵、安康、好德、善终,最后一福“善终”,就是死后埋葬于此,以续生业,故曰生基。
他想到了刚才《葬尸衣》书上父亲留下的笔记,“活人入葬穿尸衣,阴阳过界,生死簿上不留名。”
“在生基里修练,正是活人入葬,莫非这就是尸解仙的修练之法!”
他心里揣测着,越发觉得其中玄妙,继续翻阅后文,书里还写了很多玄怪故事。
不过他博览方仙群书,大多的玄怪故事都读过了,皆是大同小异,屡见不鲜,一目十行,快速翻过,寻找没见过的。
很快,又翻过几页,终于找
张闲知道太虚山,乃是方仙圣地的十大名山之首,位于大运王朝的西南州,山高入云,直达天上,地形险要,悬崖峭壁,让人望而止步,但在这些悬崖峭壁上,却雕刻着很多神仙壁画,还有两个大字“太虚”,故曰太虚山,传说山上有神仙居住,这些雕刻就是神仙所作。
太虚山下,道观林立,香火鼎盛,称为太虚派,乃是三大方仙正宗之首,前去求仙问道的人,上至皇帝公侯,下至庶民百姓,多不胜数,乃是当今方仙的最大派系,有诗曰:天下方仙,皆出太虚。
前朝皇帝沉迷方仙,曾亲自登山求拜,欲求长生不老术,随行车架十里,劳民伤财,大肆敕封道观道士,还拜请方道一起回朝。
几年前,阳帝微服私访,也去太虚山求仙问道,亲自册封太虚派为天下方仙正宗之首,册封太虚派掌门沐道真,为天下仙道大教主,赐号太上无极妙法真人。
不过这位沐道真,并非普通道士,而是一个传说中的仙人,据传已经活了一百多岁,但从未有人见过此人,甚至连太虚派的门人,也从未见过这位掌门,只是在太虚山上,有一座生基,生基前有一立碑,碑上刻有沐道真的名号,听老去的前辈们传下话,沐道真曾在这生基里修行,得道成仙,太虚山上的所有道观,皆奉之为太虚第一人。
“若有机会,我也要去太虚山一游。”
张闲看着这本《慕仙志》,也记载了沐道真在生基里修练的传说,他不由得也心生向往,想去太虚山求仙问道。
而在生基里修练,倒是很特别,生基就是坟墓。
古人认为生命之基础,修筑生基,向天祈福,福有五,长寿、富贵、安康、好德、善终,最后一福“善终”,就是死后埋葬于此,以续生业,故曰生基。
他想到了刚才《葬尸衣》书上父亲留下的笔记,“活人入葬穿尸衣,阴阳过界,生死簿上不留名。”
“在生基里修练,正是活人入葬,莫非这就是尸解仙的修练之法!”
他心里揣测着,越发觉得其中玄妙,继续翻阅后文,书里还写了很多玄怪故事。
不过他博览方仙群书,大多的玄怪故事都读过了,皆是大同小异,屡见不鲜,一目十行,快速翻过,寻找没见过的。
很快,又翻过几页,终于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