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海市蜃楼


    也许只对事,不对人,只想做事,不想自己的退路,正是他虽然得享大名,却一生坎坷的原因。

    要知道,政治,就是整人,几千年来,概莫能外。

    这怎能不让人感到莫名酸楚?

    毕晶嘴巴动了动,想说点什么,却终于没说出来……

    正心里不是滋味时,外边忽然有人禀报:“天使到,有上谕!”

    毕晶一激灵,随即和陈慥相视苦笑。他知道,一直在等待的那道诏令,终于到了。苏轼,将再次出发,从登州直赴京师,走向他最短暂的辉煌……

    -----------------------------------------------------------------------------------------

    “看来,我这两份奏章,要换个开头了。”

    听完诏令,苏轼也微感诧异,等忙完一天的交接,拿起刚刚写完的奏章,苦笑着摇摇头,在“朝奉郎知登州军州事”中间,加了一个“前”字,变成了“朝奉郎前知登州军州事”。

    搁下笔,苏轼却隐隐有些兴奋。毕晶知道,那并不是因为升了官,而是因为终于有更大的舞台,去实现他的理念了。

    只可惜……

    毕晶摇摇头,飞快地压下某些异样情绪,拱手笑道:“恭喜坡公高升!”

    苏轼摇摇头:“什么高升,还不是一样做事?”随即又苦笑起来,“只是购置那么多东西,呵呵,又白费了。”

    合着他这也知道自家俩老婆干了点什么啊。

    “罢了,不管这些了!”苏轼很快就呵呵笑起来,“好不容易有几天闲暇,何方多留几日,这海天一色的美景,还真是让人不舍啊……”

    又来了!毕晶苦笑。

    一千多里地走了仨多月,这一路的游山玩水,现在要走了,还来这一出?

    当然,毕晶也知道,苏轼之所以心情这么好,不仅仅是因为升官能做更多事了,也不仅仅是因为下一任登州知州随诏令一起抵达,他大可以当时就完成交接,然后一身轻松。重要的是,和诏令、新任知州同时到达的,还有另外一道诏令,以及一封私信。

    那一道诏令,是免去钱知县的职务,“另有任用”,却没说有新的任命,等于被挂了起来。钱知县黯然下台,离开登州时,竟然没有一个人相送。毕竟他并不得人心,而且人人都知道他恶了司马相公和苏太守。

    私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