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人人都爱苏东坡

瞩目,先是兴奋地交头接耳,随即大气都不敢喘,生怕打扰了坡公的文思,那罪过可就大了。

    要知道现在眼前这人是谁啊,那是数百年来不世出的大文豪、大书法家,被王安石成为“不知几百年方能出此人物”,在世人心中不亚于李谪仙的坡公、坡仙!能现场目睹他老人家赋诗挥毫,这辈子都没白活!

    但见坡公微微沉吟片刻,随即手持大号蜀笔兔毫,在端砚中蘸饱了徽墨,在细腻绵韧的宣纸上奋力挥毫,边写边曼声吟诵:

    “昔饮雩泉别常山,天寒岁在龙蛇间。山中儿童拍手笑,问我西去何当还。”

    他的声音并不嘹亮,却韵味悠长,台上台下听了这四句,齐声高呼:

    “今日还!”

    继而放声欢笑。

    四句写完,一张宣纸已经用毕,坡公冲四方拱拱手,在第二张纸上落笔:

    “十年不赴竹马约,扁舟独与渔蓑闲。

    重来父老喜我在,扶挈老幼相遮攀。

    当时襁褓皆七尺,而我安得留朱颜。”

    这六句写的大小错落,竟然在一张纸上尽数写完。而随着他的吟诵,台下百姓似乎回忆起当年所经历的一切,沉默了一下,又看到眼前的欢乐景象,不由会心微笑起来。

    坡公换了一张纸,又看看霍骞甫和台上诸官员士绅,继续写下去:

    “问今太守为谁欤,护羌充国鬓未斑。”

    霍骞甫对坡公微微拱手道:“多谢。”显然对坡公以汉武时名将赵充国喻指自己,并隐隐赞扬自己曾在熙河地区屯田有功感到很满意。

    但随即,霍骞甫和一众官员士绅就呵呵笑起来,因为接下来的两句是:“躬持牛酒劳行役,无复杞菊嘲寒悭。”

    台下百姓见到这两句,先是面面相觑,继而也哄堂大笑起来。都想起十几年前,坡公初到密州,生活穷困,和老百姓一样没吃的,只能“日食杞菊”,而且还写诗写信,到处抱怨。今日想来,确实别有滋味。

    只是,这坡公也太有意思了,这是公然自嘲了?

    坡公显然对这几句也很满意,呵呵笑着,示意多来几个人,同时展开数张宣纸,一把抓下头顶方巾,酒意酣然,胸胆开张,最后八句一挥而就:

    “超然置酒寻旧迹,尚有诗赋镵坚顽。

    孤云落日在马耳,照耀金碧开烟鬟。

    邞淇自古北流水,跳波下濑鸣玦环。

    愿公谈笑作石埭,坐使城郭生溪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