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女娲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的剩下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此石经过锻炼之后,已经通了灵性,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伤感惭愧。因此,才有了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去红尘凡间投胎转世之事,也才有了《红楼梦》里一段倾倒众生的、悲欢离合的故事。
那么本书,也就从这顽石自红尘凡间转世归来所遇到的第一件小事讲起吧。
第一回无缘补天的石头
话说那无年无月无日之期,在那女娲氏炼石补天的大荒山无稽崖的青埂峰下,只见远远地走过来一高一矮两个人。在这两个人中,高个的是位青年男子,他有着高挑的身材、脱俗的容貌,那清奇的骨骼透着一种高贵和干练;如玉般的脸庞俊朗俏丽,飞稍入鬓的浓眉下,是一双沉稳有神的丹凤眼;他身着一袭纯白色衣袍,隐隐透着金色光芒,披着纯白色披风,头顶的发髻上绾戴着纯玉色的束发冠,别着玉白色发簪,整个人显得是那样飘逸洒脱而又脱俗不凡。
此时,这位青年男子用他那深邃的目光望望前方,然后用一种悦耳的嗓音对与他一起同行的伙伴说:“就在前面了。”
与他同行的乃是一始龀小童。这男童身高不及那男子腋下,却生得面如中秋之月,色若挑花之鲜;鼻梁挺括,剑眉如墨,更兼唇红齿白;在他眉眼顾盼之间,又是那样多情灵动。此行,他身着纯色绿锦衣,也披着一件同色披风,足蹬玄青色粉底小朝靴,一头乌黑的头发梳成总角,结着粉红色的丝带,像一朵微露秀色的蓓蕾一般稚嫩萌动。他手里正舞动玩弄着一茎带绿叶的枝条,此时闻言,仰脸一笑,露出一口洁白整齐的贝齿,口里“唔”了一声。
随着那男童的眼眸望去,只见那不甚远处的大荒山山顶上,出现一处方圆一里多地的平坦之处,其正中位置有一块巨大的顽石横卧于此。待近前些仔细观看,但见这巨石四周更无树木遮阴,周边却有绿草野花相衬,洋洋然地坦卧于日光之下。这顽石长得长宽周正,约有四丈之余高经,并不似女娲氏最初弃之时那般壮大。远观时,甚不觉得它有什么宏伟俊朗之特别,亟待走近细看,就不由得你不赞叹了。这块顽石通体细润、晶莹剔透得似被人工打磨过一般,显得是那样齐整漂亮;更有在这顽石周遭细细密密地篆刻着金色字迹,上面隐隐有《通灵宝玉》四个大字,时隐时现,熠熠生辉。因而就显得它绝非一般顽石可比了。正有诗云:
那么本书,也就从这顽石自红尘凡间转世归来所遇到的第一件小事讲起吧。
第一回无缘补天的石头
话说那无年无月无日之期,在那女娲氏炼石补天的大荒山无稽崖的青埂峰下,只见远远地走过来一高一矮两个人。在这两个人中,高个的是位青年男子,他有着高挑的身材、脱俗的容貌,那清奇的骨骼透着一种高贵和干练;如玉般的脸庞俊朗俏丽,飞稍入鬓的浓眉下,是一双沉稳有神的丹凤眼;他身着一袭纯白色衣袍,隐隐透着金色光芒,披着纯白色披风,头顶的发髻上绾戴着纯玉色的束发冠,别着玉白色发簪,整个人显得是那样飘逸洒脱而又脱俗不凡。
此时,这位青年男子用他那深邃的目光望望前方,然后用一种悦耳的嗓音对与他一起同行的伙伴说:“就在前面了。”
与他同行的乃是一始龀小童。这男童身高不及那男子腋下,却生得面如中秋之月,色若挑花之鲜;鼻梁挺括,剑眉如墨,更兼唇红齿白;在他眉眼顾盼之间,又是那样多情灵动。此行,他身着纯色绿锦衣,也披着一件同色披风,足蹬玄青色粉底小朝靴,一头乌黑的头发梳成总角,结着粉红色的丝带,像一朵微露秀色的蓓蕾一般稚嫩萌动。他手里正舞动玩弄着一茎带绿叶的枝条,此时闻言,仰脸一笑,露出一口洁白整齐的贝齿,口里“唔”了一声。
随着那男童的眼眸望去,只见那不甚远处的大荒山山顶上,出现一处方圆一里多地的平坦之处,其正中位置有一块巨大的顽石横卧于此。待近前些仔细观看,但见这巨石四周更无树木遮阴,周边却有绿草野花相衬,洋洋然地坦卧于日光之下。这顽石长得长宽周正,约有四丈之余高经,并不似女娲氏最初弃之时那般壮大。远观时,甚不觉得它有什么宏伟俊朗之特别,亟待走近细看,就不由得你不赞叹了。这块顽石通体细润、晶莹剔透得似被人工打磨过一般,显得是那样齐整漂亮;更有在这顽石周遭细细密密地篆刻着金色字迹,上面隐隐有《通灵宝玉》四个大字,时隐时现,熠熠生辉。因而就显得它绝非一般顽石可比了。正有诗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