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三章 殿试终

    王姒宝想了想.提起笔在纸上写道:

    从百姓手里弄钱是要有限制的.那么为何不从那些从來就沒有收过税收的地方入手呢.

    这从來沒有收过税收的第一个地方.就是世家、勋贵这些贵族家们的商铺.

    朝廷明文禁止为官之人经商.

    但是全天下当官的人真正沒有经商的又有几人.

    他们本身是不经商.但是打着他们名目经商的家人还少了.

    就说他们和顺侯府.外面的商铺还少吗.但是这些商铺当中又有哪家是需要缴税的.

    想想看.这不就是一个新的.也是最有效的增加税收的一个点吗.

    既然朝廷明文规定官员不得经商.那么这些商铺就都不应该享受为官之人不用交纳各种赋税的优待.

    因此.按照律法.只要是商铺就应该通通缴税.

    那增加赋税的第二个地方呢.

    当然还是由这些贵族出.

    朝廷有明文规定只要是有功名在身之人.就可以享受到相当优厚的待遇.这也是寒门庶士拼死拼活读书的原因所在.

    还是那句古话.‘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完全就是给众位读书的人展开的一幅美好的画卷.让他们更有动力去读书.

    但是这句话却绝对不是什么戏言.

    现实是.当这些读书人考取了功名后.有一条最直接的福利就是可以免除一切赋税.

    这样有很多乡里相邻的为了少交税.就将自己的田地挂到这些有功名人的身上.最后.本來应该是官府的税收就都跑到了这群人的手中.这群人也就慢慢开始有了自己资金的原始积累.

    作为贵族们來说.他们更是占据了天下一半以上的田地.而且这些人几乎个个都有功名在身.因此这些田地就从來不用交税.

    那如果要想增加税收是不是还是从这些从來不用交税的人身上下手.税收增加的才会更快.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但是这些人大部分是掌管了天下事物的官员.他们要是不想交税的话.势必要联合起來反抗.那样的话.国家弄不好就得立马瘫痪.

    因此.对这些人的田地缴税一事.只能徐徐图之才是良策.

    王姒宝举例写道:

    可以先收取这些人十亩田中的一亩甚至是二十亩、三十亩田中的一亩作为缴税基数.看在钱数不多的份上.这些人即使心有不甘.到最后反抗也不会十分强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