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4章 西伯利亚开发计划

,亚历山大三世正式颁发命令,决定首先从最东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动工。1891年5月,安娜的父亲,仍是皇储的尼古拉亲临符拉迪沃斯托克主持铁路奠基仪式,并在1892年担任了“西伯利亚大铁路特别管理委员会”的主席。

    如今,已经是俄国皇帝的安娜,从已故便宜老爹的日记本中,得以知晓当初铁路的修建是异常的艰难:除了密布的河流湖泊与山脉、面积辽阔的永久冻土层外,恶劣的气候成了最大的考验。在西伯利亚,冬季的温度能达到惊人的零下50度,而在盛夏又经常出现近零上40度的高温,巨大的温差经常造成钢铁脆裂、设备损坏。成千上万的农民以及服苦役者参与了施工,他们冒着严寒酷暑,开山搭桥,铺设枕木,很多人因劳累致死。而政府为西伯利亚大铁路花费了十几亿卢布,最终在1904年通车,1916年彻底完工。

    ”看来,我那死去的父亲,虽然是个妻管严,身体又弱,但还是做对了一件事。“合上日记本,安娜的目光开始重新审视书桌上的俄国地图,她的纤纤玉手抚摸在西伯利亚地区:”要想富,先修路“,西伯利亚大铁路竣工后,西伯利亚一跃成为国家的主要农牧业基地,为满足修路需求应运而生的采煤业、木材加工业、冶金业等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刺激,乃至拉动了整个国家的经济。

    西伯利亚大铁路是爷爷亚历山大三世和父亲尼古拉二世留给安娜最好最丰厚的遗产,如今国家熬过了欧洲大战,那么现在该大力开发西伯利亚这个金窖了。为此安娜在4月间接连发布三道命令:

    第一道关于开发西伯利亚的命令就是移民,虽然目前西伯利亚人口有了1000万,但与全国1亿6千万的总人口相比,还是有很大的移民潜力的。由于德奥战败垮台,俄国原本欠它们的债就不用还了,而且,作为战胜国,俄国还得到了一笔数量可观的赔款,加上在奥匈帝国和东普鲁士境内的战利品,安娜得以采取政府补贴的政策,鼓励农民,退伍士兵和破产的流民移民西伯利亚。

    第二道命令,其实早在战争期间就开始执行了,那就是引进外资,特别是美国资金。符拉迪沃斯托克,帝国滨海边疆区的首府城市,也被华夏人成为“海参崴”,这座城市在安娜眼中,不仅是俄罗斯在太平洋沿岸最重要的港口,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以及太平洋舰队的基地,更是对外开放的窗口。1919年初,安娜的工商部长和财政部长与美国大使签署了更广泛的经济合作协定,除了原有的军事工业的合作,这次加强了民用工业合作,俄国输出石油,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