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李纲所设想的还是有些理想化,他也不是神仙,无法看透未来,他根本不知道就算没有自己的出现,北宋也逃脱不了被灭国的命运,北方的无数百姓也将陷入被外族蹂躏的苦痛深渊。
郑飞始终认为,“重文”并没有错,但过度的“重文”而导致的“抑武”却不可取,甚至还是灾难性的,毕竟,再好的制度与文化,也需要足够的武力去保护它,所以,最好的国策应该是文武并重,掌握平衡,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与国家富足。郑飞所追求的尚武之风就是出自这一点,大汉民族在宋代安逸的时间已经有些太久了,是时候为大汉民族重新注入一丝尚武的风气!只是他的所为却被已经过惯了大宋重文抑武日子的李纲视为了重武抑文,他真是有些冤枉。
不过,李纲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也给郑飞提了一个醒,那就是郑飞若想实现自己心中的目标,重现汉唐之版图的同时也避免走汉武帝的老路,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国力进行支撑,否则不但会欲速而不达,也可能会正中了李纲的预言,不但救不成大汉民族,反而会帮了倒忙。
郑飞暗暗下定决心,从现在开始的首要目标是暂时偃旗息鼓,全力发展国力,为未来积蓄力量!
至于现在,郑飞决定暂时放弃招降李纲,因为他也确实再没有办法继续招降他,连他视作招降忠臣清官的不二法宝——让他们去自己治下的民间社会去走一走看一看,看看在谁治下的百姓活得更好更有尊严的办法也已没有了实施的必要,李纲根本就不吃这一套,、
郑飞思前想后,遂令李三更从自己的警卫团中分出一些人专门负责保护李纲,自己去哪里,就让他们也将李纲带去哪里,对李纲绝对善加款待自不必说,李纲的存在也要立刻提升到天道军绝对机密的程度,郑飞这么做的目的很简单,一来将李纲带在身边他才放心,二来,郑飞已经说了,他会证明给李纲看,所证明的方式就是让他看一看一个文武并重,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足强盛,且又尚武彪悍,军事实力强横的国家能不能真的存在!
他会为此而努力,并要让李纲看到自己成功的整个过程。
那个叫做郑临风的人已经走了很长时间,但不知怎地,李纲的心却始终安静不下来,他的脑海中一直都在不停的回放着那郑临风在临走之前所看向自己的眼神,
那是怎样一个眼神?
充满着自信与坚定!就好像这天下没有他做不到的事情一样!
李纲不禁深深一叹,他是多么希望同样的目光可以在赵桓的眼
郑飞始终认为,“重文”并没有错,但过度的“重文”而导致的“抑武”却不可取,甚至还是灾难性的,毕竟,再好的制度与文化,也需要足够的武力去保护它,所以,最好的国策应该是文武并重,掌握平衡,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与国家富足。郑飞所追求的尚武之风就是出自这一点,大汉民族在宋代安逸的时间已经有些太久了,是时候为大汉民族重新注入一丝尚武的风气!只是他的所为却被已经过惯了大宋重文抑武日子的李纲视为了重武抑文,他真是有些冤枉。
不过,李纲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也给郑飞提了一个醒,那就是郑飞若想实现自己心中的目标,重现汉唐之版图的同时也避免走汉武帝的老路,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国力进行支撑,否则不但会欲速而不达,也可能会正中了李纲的预言,不但救不成大汉民族,反而会帮了倒忙。
郑飞暗暗下定决心,从现在开始的首要目标是暂时偃旗息鼓,全力发展国力,为未来积蓄力量!
至于现在,郑飞决定暂时放弃招降李纲,因为他也确实再没有办法继续招降他,连他视作招降忠臣清官的不二法宝——让他们去自己治下的民间社会去走一走看一看,看看在谁治下的百姓活得更好更有尊严的办法也已没有了实施的必要,李纲根本就不吃这一套,、
郑飞思前想后,遂令李三更从自己的警卫团中分出一些人专门负责保护李纲,自己去哪里,就让他们也将李纲带去哪里,对李纲绝对善加款待自不必说,李纲的存在也要立刻提升到天道军绝对机密的程度,郑飞这么做的目的很简单,一来将李纲带在身边他才放心,二来,郑飞已经说了,他会证明给李纲看,所证明的方式就是让他看一看一个文武并重,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足强盛,且又尚武彪悍,军事实力强横的国家能不能真的存在!
他会为此而努力,并要让李纲看到自己成功的整个过程。
那个叫做郑临风的人已经走了很长时间,但不知怎地,李纲的心却始终安静不下来,他的脑海中一直都在不停的回放着那郑临风在临走之前所看向自己的眼神,
那是怎样一个眼神?
充满着自信与坚定!就好像这天下没有他做不到的事情一样!
李纲不禁深深一叹,他是多么希望同样的目光可以在赵桓的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