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赵桓宣布,将郑家全族与几十名主要同党皆斩首,郑皇后虽不是郑家乱国的同党,但也有诸多过失,本应与郑家一同受死,但太上皇念在其多年的侍奉之情,只是废除了她的皇后之位,打入冷宫。唯一落网的就只有郑修年,也被定了死罪,日后一经捉拿,即刻处死!
总之,大宋国一场空前的危机,最终以赵桓的彻底胜利并如愿以偿的登上皇位而告终。
郑飞这下终于明白了,怪不得东京城内一点动静也没有,原来赵桓早就已经动手了,一个又一个疑问瞬间升起在郑飞的心头,按照自己原本的设想,早一些得到消息的郑家的胜算才应该更大一些,但怎么最后反倒是赵桓胜利了?赵桓究竟是如何战胜了郑居中与郑家的?他又是如何把如此大的一件事掩盖起来,这么久的时间竟然一点消息也没有泄露出来?
抛开这些疑问不提,有一件事是可以得到肯定的,那就是赵桓之所以会这么做,一定是为了瞒住自己,好暗中平定朝廷内的纷乱,尤其是前线大军的危机,
从现在的形势看,很明显他做到了,大宋朝廷对他登基的反应看起来非常的平淡,表明他已经完全掌控了朝廷,而姚古与宋军也没有丝毫的动乱,姚古至今扔是宋军的主帅,并且还意图明显的全线紧缩退守在大名府一线,表明姚古擅自所为,尤其是导致辽夏两军被自己招降的严重后果也没有引起赵桓的反感,仍然得到了赵桓的信任。
也就是说,赵桓看穿了自己的计策,没有上自己的当!
郑飞真是大惑不解了,这赵桓究竟是怎么了?怎么突然间变得这么聪明了?一场空前的危机,居然就这样不但被他暗中步步为营,一点一点的化解了,还成功的彻底掌控了大宋。
第二天,新的消息随即传来,郑飞的所有疑惑也都得到了解释,
赵桓“平叛”登基,有被治罪的乱贼,自然也得有应该得到赏赐的功臣,而这个消息,就是赵桓宣布大加封赏的功臣名单,
在一串串长长的“功臣”名单中,有几个人的名字格外引得郑飞注意,
首先是姚古,赵桓封姚古为北京留守,宣抚使,正式成为了前线宋军的主帅,这还没完,姚家也得到了封赏,姚古的两个儿子,姚平仲与姚友仲都封了大将,领兵来北京助姚古一臂之力。
父子三人同在前线领兵,完全体现了赵桓选择了继续信任姚古,而且还是更胜于前,因为在此之前,姚平仲与姚友仲都在京师任职,虽然职务不低,但大家都明白,他们其实是人质,就是提防着姚古
总之,大宋国一场空前的危机,最终以赵桓的彻底胜利并如愿以偿的登上皇位而告终。
郑飞这下终于明白了,怪不得东京城内一点动静也没有,原来赵桓早就已经动手了,一个又一个疑问瞬间升起在郑飞的心头,按照自己原本的设想,早一些得到消息的郑家的胜算才应该更大一些,但怎么最后反倒是赵桓胜利了?赵桓究竟是如何战胜了郑居中与郑家的?他又是如何把如此大的一件事掩盖起来,这么久的时间竟然一点消息也没有泄露出来?
抛开这些疑问不提,有一件事是可以得到肯定的,那就是赵桓之所以会这么做,一定是为了瞒住自己,好暗中平定朝廷内的纷乱,尤其是前线大军的危机,
从现在的形势看,很明显他做到了,大宋朝廷对他登基的反应看起来非常的平淡,表明他已经完全掌控了朝廷,而姚古与宋军也没有丝毫的动乱,姚古至今扔是宋军的主帅,并且还意图明显的全线紧缩退守在大名府一线,表明姚古擅自所为,尤其是导致辽夏两军被自己招降的严重后果也没有引起赵桓的反感,仍然得到了赵桓的信任。
也就是说,赵桓看穿了自己的计策,没有上自己的当!
郑飞真是大惑不解了,这赵桓究竟是怎么了?怎么突然间变得这么聪明了?一场空前的危机,居然就这样不但被他暗中步步为营,一点一点的化解了,还成功的彻底掌控了大宋。
第二天,新的消息随即传来,郑飞的所有疑惑也都得到了解释,
赵桓“平叛”登基,有被治罪的乱贼,自然也得有应该得到赏赐的功臣,而这个消息,就是赵桓宣布大加封赏的功臣名单,
在一串串长长的“功臣”名单中,有几个人的名字格外引得郑飞注意,
首先是姚古,赵桓封姚古为北京留守,宣抚使,正式成为了前线宋军的主帅,这还没完,姚家也得到了封赏,姚古的两个儿子,姚平仲与姚友仲都封了大将,领兵来北京助姚古一臂之力。
父子三人同在前线领兵,完全体现了赵桓选择了继续信任姚古,而且还是更胜于前,因为在此之前,姚平仲与姚友仲都在京师任职,虽然职务不低,但大家都明白,他们其实是人质,就是提防着姚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