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他因护驾有功深得皇帝的信任,也正是靠此,让他在这几年间彻底的把南京道控制在了自己的手中。所得到的这一切让他有些满足了,既然无法做皇帝,那做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貌似也不错。
但现在一切都变了,金国的突然崛起让皇帝原形毕露,皇帝的一系列昏庸的决定也正在把大辽不可逆转的拖向深渊。
尤其是这一次中京的血雨腥风让他突然幡然醒悟,继续效忠这样的皇帝只能是死路一条,是时候给自己找一条退路了,这条路不是别的,只能是从此之后把自己的命运彻底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所以,耶律淳才坚决的向皇帝辞去了辽军兵马大元帅一职,如今的辽军除了自己手中的南京大军外已是如一盘散沙,根本没有什么实际的战斗力,便是继续掌握在自己手中也没有,还不如主动放弃,好让皇帝失去对自己的警惕,仍旧可以信任自己,让自己掌控南京。所幸,皇帝果然没有怀疑自己。
耶律淳想定,随即发出了早就已经想好的一系列的调令,将整个南京道的十几万大军同时调动起来,有的向战场一线调去,有的则收回腹地,
这些调令在外人看来或许只是普通的军队换防罢了,但要让十分熟悉南京道大军的人来看,则一眼就能看出其中不同寻常的味道,因为耶律淳分明就是在将那些战斗力不强的或者并没有绝对忠于他的军队调往前线,同时也在将战斗力极强的并绝对忠于他的南京主力军队调回到南京附近,
而这也才是耶律淳发出这些调令的最根本目的,从今天开始,他就将一步一步有条不紊的收回忠于自己的主力军,尽力保存实力,静静的在南京观察各地的局势,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
除此之外,耶律淳还把目光看向了南方,他真的很庆幸从一开始就是由自己负责接触的那些京东人,他们的出现不但连续帮了自己几件大忙,更为如今的自己提供了一个极有利的条件,那些京东人分明就是老天爷白白送给自己的一个强援。
当一个同样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时就会得到不同的答案,现在的耶律淳就是如此,
以前,他是忠于大辽,忠于皇帝的大辽燕王,看待任何事情都是从大辽的利益为出发点,所以他一方面要尽可能的利用京东人,一方面又要极力的限制京东人,以防他们不断壮大起来成为大辽的威胁。
但现在不一样了,他最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是如何保住自己的南京和势力,乃至最终起兵反辽,相比那个昏庸无道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