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写在完本之后的话

    一个后世的事业单位科长,穿越到史载岳家军中最勇悍的杨再兴身上,会发生什么事?

    自小看《说岳》,就晓得什么叫作忠与奸,那时心目中的岳飞形象,绝不逊于在生的许多伟人。后来长大了,再回过头去看看各类史料,对岳飞之死更有一种切齿拊心的痛楚。这种痛楚滋生多年以后,会让人不自觉地倾向于屡被贬斥的愤青。即使年岁在增长,当初的痛楚却历久弥新,并没有因为阅历或者现实的原因稍稍愈合。

    南宋,在有史以来的记载中,是中国最为富有的时期,靖康年南渡后,由于生存空间的挤压,半被动地开展海贸,岁入最高时曾达一亿六千万缗,gdp一度占到当时全世界的50%至70%,地里劳作的农夫,也能着丝履,小小的晋城,三、四十万缗以上的大富,比比皆是,泉州海商四大家,远在百万缗以上。即使以今天的眼光看,当时的百姓购买力也是很强悍的。临安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规模比威尼斯、巴黎等欧洲最大的城市大出十倍以上。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这样一个超级富有的大国,却一直被一个看上去毫不起眼的小族打得百余年不能还手,甚至数度几乎灭在金国手里,让人感觉不可思议。兀术的“搜山检海”之战,就几乎将大宋王室一网打尽。崖山哀歌,几乎早了百余年唱响。

    若不是蒙元南下,将这样一个花团锦簇的国家彻底辗碎在铁蹄之下,当时在江南已经极度发达的手工业及大规模作坊,几乎肯定会发展成为后世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工业生产,从当时的茶场、丝坊、瓷窑规模看,百人以上规模的“企业”也很平常,而脱离农业,专事工业生产的“产业工人”在南宋一朝也以百万计。

    为什么?

    为什么会有这种“富而不强”的奇怪国家?无论财力、人口、科技水平都远在金、元之上的大宋朝,会被这样一些“化外夷狄”压制了上百年之久,而且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地反攻过?

    大宋朝有没有重生的可能?如果没有让蒙元打断大宋的发展,后世的中国将是什么模样?

    杨峻重生之后,其实并没有带着这样的一些问题去思考,在偃城之战后,最大的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