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八十七章 泽州开科举,晋城试工科。复仇!


    “本朝制度,以绍兴十三年国子司业高闶奏准,取士当先经术以本经、《语》、《孟》义各一道为首,诗赋各一首次之,子史论一道、时务策一道又次之,方是正经门路,虽说眼下南北隔阻,也不可坏了规矩,若是如大人所言,虽是便捷,却怕坏了规矩,日后自泽州出身者不敢为天下士子楷模,岂不违了上意?”洪皓坚持要维护科举的制度完整,一点也不肯让步。

    杨再兴却道:“词赋之道,不过游戏文字,于世无补,便是送往京中的卷子,按川陕例,也不过试策论罢了,何必硬走这旧路子?按某家之意,不过三五策论可见士子高下,及见事明否,其余吟风弄月之类,只怕于州事无所裨益,先生主泽州试,可不慎哉!” 这倒也罢了,洪皓搬出赵构来,杨再兴也不好过份相强,反正最后也须过策论这一关。于是由二州先行举办乡试,泽潞二州分别举行,与江南其他州县相比,时间上晚了一些,但士子不用长途奔跑,只要一两日内即可抵达考场,倒比江南的乡试还方便些。其次便是“类省试”,集中在泽州晋城举办,洪皓亲自操出题,其中策论一题仍请赵构亲自赐一题,其余多是由洪皓包办。

    同时杨再兴坚持要开武举考试,也按大宋制度,马步娴熟,允文允武者方可进身,便杨再兴坚持破例的是,大宋朝不能通过文试的武人不得入三甲,杨再兴却只要勇武超人者,即令登第,洪皓为此大是不满,并据理力争,却只得杨再兴承诺,凡文试不过关者,止许任职至副统领,若要再高,须补文试方可,洪皓这才稍微满意一点。

    最后让洪皓彻底崩溃的是:杨再兴还要在文武两科之外,增设“工”科,这个却是大宋朝自开国以来闻所未闻的,便是翻遍旧典,唐时开科至今,未有闻考“工”科的。

    “大人,‘工科’一说,自古未闻,若贸然开考,必贻笑天下,于大人名节有损,不可不慎!”洪皓深觉自家作为泽州省试主考,此事不可不争,大是大非关头,若是把持不定,岂是洪皓的为人?杨再兴却不是一时兴起的话,来自后世高校里,自然晓得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这个时代正是理学方兴之初,自此以后数百年间,便是夫子大义垄断了民间学识,虽有胡元搅扰,数十年不曾开科考,也未中断儒家理学的延续。虽然自己按一点依稀的记忆,帮郭铁匠做出了威力惊人的火器,但世间的技术发展与传承却不是一两项技术可以轻易推动得了的,若总将新技术的创制视为奇技淫巧,只怕四大发明总是逃不出落后欧洲诸国的命运。自己虽不会什么高深学识,总算能够掌握一两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