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九章 海舟通万国,巨富满泉州。大计!

得下数百人在船上,虽然货多了些,自己最后选择的这艘新船上也有水手和客商一百余人,丝毫不觉得太拥挤,一路上已经觉得大开眼界。到泉州一看,这样的大船在港中竟然不下上百艘!而码头上奇形怪状之徒。肤色发色各异的番人云集,本地人竟然连看都不看一眼,想是已经见惯不惊了。

    “此间交易,定然远甚于晋城榷场!”一向以晋城对外贸易为主业的王兰见到这等情形,眼珠都绿了,是以不急着去找泉州城中分号,而是在此整理一下头绪,算计应该如何利用此行得到的讯息。同行的船上。大半客商都是与自己所买的货同行至此。朱老大却兼有三个身份:船主、官员、货主。作为船主,这艘船是几名股东出资共造。朱老大只是其中之一;作为官员,他也受平江府市舶司委派,负责一船地税收与盈利的分成,若是税收累计缴得高些,日后还会由市舶司申报正式的职衔,也未见得就在那绿袍官员的品级之下;作为货主,自然船上每一批货中,老朱都会夹带一点,或者从客商的货中抽取一些作为船资,因此也须参与到交易中去。

    晋城必须有自己的大船!这是王兰得到的第一个结论,目前晋城的船在江面上已经算得上大船了,动辄上百石地船在江面上还没有第二家商号可以相比,但与泉州这些个大商贾们比较起来,哪那些可以远航万里水路的海船比较起来,晋城商号的船就小得可怜了。一路上王兰已经打听过,一艘船的造价差不多一石十余缗,若要造三百石的船,大约总须花费在四千缗上下,特别大地船结构复杂,价格自然更高些,上千石的大船,造价总在两万缗以上,都是用的上等红松木制造,防水防虫,海船舱内分为许多封闭的隔间,便是有少许破损也不致倾覆,船上共有三桅六帆,须二三十人才可以操纵得稳妥。但若是货物不错,一趟南海之行,便足以收回船本来,是以泉州城中大船比比皆是。而泉州船行中地造船技术眼下也举世无双,这样的大船难不倒匠人们。

    第二是要下南洋贸易!这是让王兰咬牙切齿数日后得到的重要结论。听朱老大介绍,泉州城中不下十万户,江南除了临安之外,便以这里的人口最盛。其中数家以海贸起家者,原来都不曾读书进学,却在十余年间身家数百万缗,甚至个别有上千万缗者,远比临安城中富户有钱得多了。当然,临安城中还是有两个大富的,像赵构和秦桧便足以傲视这些商贾,但民间却一个也没有。

    王兰听了,也只是一笑而罢:若论有钱,天下间能够与杨再兴比肩的也不过三数子,只是晋城积储的财富来自南北间的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