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8章 朱翊钧与黄来福的问答

死于流寇的刀下,或是不想自己子孙留一条金钱鼠尾,为满洲人做贱民。大明,决对不能亡。

    到了这个时候,万历帝对黄来福更为亲热,他心中盘算以毕,奇怪地道:“朕有一事不明,比起晋西北的五寨堡之地,我各地皇庄,土地更为肥沃。为何五寨堡年年丰收,而我皇庄子粒,却是年年欠收呢?”

    黄来福沉吟起来,依他穿越前看过的相关历史资料,还有穿越后详查大明各类史料,各地皇庄经营不善,在于相关的制度有问题。一般掌管皇庄的有太监,官校,庄头,伴当,家人等数十人。这些人为非作歹,肆意加税,奴役庄客,对庄农进行残酷剥削,引起庄农的不断反抗。

    再加上事实上皇庄的经营,也和各地民田无一,无所谓合力兴修水利,集体使用耕牛等,还是一样的小农似经营方式,在频繁的天灾面前,也是无力应对。这样的经营制度,能丰收才怪。

    最后黄来福叹了口气,道:“一言难尽,臣也要实地考察后,才能提出相关的意见。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如让臣来经营,相关管理,必须改变。”

    万历帝道:“朕有意在朝鲜国乱平后,将各地皇庄,交于黄爱卿经营,就不知黄爱卿所说的改变,是指哪一些?”

    黄来福心中一喜,心想:“皇帝还真对自己越来越依重,连他们的私家产业,都交给自己经营。”

    他谢过万历帝对自己的看重,凝重地道:“包税,每年上交子粒银多少,然后皇庄的管理,由臣全权负责,就如五寨堡各庄田一样。否则臣放不开手脚,各地皇庄的经营,便谈不上丰收。”

    万历帝点了点头,站起身来,负手在阁内来回踱步,最后他叹道:“国朝支出日增,国用日匮。平宁夏,费银百万,平朝鲜,又不知要费银几何,国库空虚,户部官员束手无策,不知黄爱卿有何妙法?”

    他这个问题,其实应该去问户部,只不过户部各大小官员,摆明了都是无能为力,万历帝只希望黄来福有什么妙法了。

    看着万历帝期盼的目光看着自己,黄来福的脑子,也是急速地运转起来。大明最大的心病就是财政吃紧,然后这个问题,是从开国初,就埋下的。明太祖制定的各种财政制度,是以当地的小农经济为收税依据,然而几百年过去了,早己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又无法改变。现今大明财政上的死板与混乱,早己达到不可想象的地步。

    加上大明官员上下造假,大明收税的依据,黄册和鱼鳞册中的田亩与人口,都已经不再真实,几乎纯属捏造,搞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