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稻庭提出南征这样的问题汤胜必然是知道的,但是南征关系重大,汤胜自然是要小心处理,正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让诸位大臣纷纷发言并没有什么坏处。
“陛下,我大商经过同北齐的一轮战争之后,粮草、兵刃损耗巨大,兵卒的损耗同样巨大,至今都没有恢复元气来,此时南征似乎显得有些仓促。”
开口说话的是李国柱,李国柱的性子比较的稳重,他考虑的角度是大商刚刚经历过一场全国性质的大战,这才过了两年,大商还没有能力继续发动一场新的大规模的战争,如果发动了若是大胜还好,若是败了的话,恐怕影响巨大,这并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陛下,这南蛮诸国顽固不化,他们欺软怕硬,昔日乘虚偷袭我镇南城,若是不给予他们一些教训的话,他们恐怕会以为我大商软弱可欺,日后将会变本加厉。如今镇南军粮草兵马皆已经准备妥当,此时正是用南蛮诸国的鲜血来祭奠我大商将士英魂之时。”
不等汤胜开口回复,左相立刻就坐不住了,左相严启丹坐不住了,严启丹相对于右相李国柱的沉稳,他更加的激进。
“两位相国所言皆有道理,诸位爱卿可有其余的想法意见。”
无论是李国柱还是严启丹,他们考虑到的问题汤胜都已经考虑过了,从他个人的角度来看,这一次的南征是必须的,并且必须是大胜,要将南蛮诸国杀的血流成河,让他们一提到大商就心怀畏惧,日后不敢再有觊觎之心。
很快又有数名的官员发言了,这些官员多是武官,毫无疑问他们都是主战派的,文官之中分成了两个阵营,武官这边基本上是统一阵营,他们都主张以绝对的强势出击,以铁血的方式血洗南蛮诸国,借此来保证大商帝国南方疆界未来十年的安宁,如此的话,大商日后恢复一定的元气之后,就能够投入更多的兵力精力去对付北齐了。
宣政殿之中武官的人数虽然没有文官那么多,但是文官之中也分成了两个阵营,如此一来主战派自然就占了上风,更加重要的是天子本身就是主战派,那么最后的结果是毋庸置疑的,南征正是被确定下来了,随后的话题自然是围绕着南征之事展开的,这个话题直接讨论了将近一个时辰,终于一切都敲定下来了。
“诸位爱卿还有何事需告知寡人,无事则退朝。”
一般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要么放在早朝一开始要么就放在早朝最后边,这几乎成为了一种共识,南征的事情敲定了,理论上来说应该是没有其他的事情了,天
柳稻庭提出南征这样的问题汤胜必然是知道的,但是南征关系重大,汤胜自然是要小心处理,正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让诸位大臣纷纷发言并没有什么坏处。
“陛下,我大商经过同北齐的一轮战争之后,粮草、兵刃损耗巨大,兵卒的损耗同样巨大,至今都没有恢复元气来,此时南征似乎显得有些仓促。”
开口说话的是李国柱,李国柱的性子比较的稳重,他考虑的角度是大商刚刚经历过一场全国性质的大战,这才过了两年,大商还没有能力继续发动一场新的大规模的战争,如果发动了若是大胜还好,若是败了的话,恐怕影响巨大,这并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陛下,这南蛮诸国顽固不化,他们欺软怕硬,昔日乘虚偷袭我镇南城,若是不给予他们一些教训的话,他们恐怕会以为我大商软弱可欺,日后将会变本加厉。如今镇南军粮草兵马皆已经准备妥当,此时正是用南蛮诸国的鲜血来祭奠我大商将士英魂之时。”
不等汤胜开口回复,左相立刻就坐不住了,左相严启丹坐不住了,严启丹相对于右相李国柱的沉稳,他更加的激进。
“两位相国所言皆有道理,诸位爱卿可有其余的想法意见。”
无论是李国柱还是严启丹,他们考虑到的问题汤胜都已经考虑过了,从他个人的角度来看,这一次的南征是必须的,并且必须是大胜,要将南蛮诸国杀的血流成河,让他们一提到大商就心怀畏惧,日后不敢再有觊觎之心。
很快又有数名的官员发言了,这些官员多是武官,毫无疑问他们都是主战派的,文官之中分成了两个阵营,武官这边基本上是统一阵营,他们都主张以绝对的强势出击,以铁血的方式血洗南蛮诸国,借此来保证大商帝国南方疆界未来十年的安宁,如此的话,大商日后恢复一定的元气之后,就能够投入更多的兵力精力去对付北齐了。
宣政殿之中武官的人数虽然没有文官那么多,但是文官之中也分成了两个阵营,如此一来主战派自然就占了上风,更加重要的是天子本身就是主战派,那么最后的结果是毋庸置疑的,南征正是被确定下来了,随后的话题自然是围绕着南征之事展开的,这个话题直接讨论了将近一个时辰,终于一切都敲定下来了。
“诸位爱卿还有何事需告知寡人,无事则退朝。”
一般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要么放在早朝一开始要么就放在早朝最后边,这几乎成为了一种共识,南征的事情敲定了,理论上来说应该是没有其他的事情了,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