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050【迂回包围】

默默看着西辽军民进入瓮城。

    却有几个西辽骑兵没有进城,他们“慌不择路”奔向更远方,然后主动跪地投降请求见明军主帅。

    “你们的主人是谁?”李彦仙问道。

    那些骑兵回答:“我们的主人叫捉翁。”

    其实,他的主人叫张奣。

    奣(wěng,天明之意),是唐代汉族祆教徒的常用名,而且具有着特殊的宗教意义。

    政权更迭,族群变幻。

    西域汉族祆教徒的后裔,已经不会说汉话、写汉字。但他们还记得自己的姓氏读音,而且依旧喜欢取名为“奣”,只是完全忘记怎样写姓氏和“奣”字。

    好端端的汉名张奣,居然被部下称为“捉翁”。

    李彦仙自然搞不清楚这些,继续问道:“那个捉翁是哪里人?在西辽军中任何职?他信的是什么教?”

    一个骑兵回答:“我们的主人,是伊州第二大贵族,担任伊州的副城主,信奉光荣的祆教。”

    景教传到东方,教义有极大变化,拜火教同样如此。

    波斯正统的拜火教,虽然有几位辅神,但归根结底属于一神教。而传到东方却成了多神的祆教,沿途不断吸纳增加神明,甚至把印度教的神灵都加进来。

    如果大明长期统治这里,孔子变成祆教神灵也未尝不可。

    对于这种与时俱进的教派,小朱皇帝还是非常乐意接受的。

    “捉翁手里有多少兵?”李彦仙问。

    跑来联络的骑兵回答:“被打死打伤不少人,只剩骑兵三百多、步兵两千多。主人率兵防守西北方的武城门,那里的瓮城也归主人驻守。大明天兵如果攻城,主人可以立即倒戈。”

    李彦仙没有表态,又询问一些军情,就把这些骑兵打发走。

    众将各抒己见,有人觉得可以趁机攻城,也有人觉得那个捉翁是诈降。

    李彦仙还未做出决策,忽有军中电报官前来:“西边四十余里外,发现零散西辽骑兵,可能是西辽援军派出的侦骑。”

    明军已在高昌城西北一处寨堡内,临时架设起一座天线。

    虽然天线架得不高,规模也不算大,但方圆数十里的军队,只要带着手摇发报机,就能迅速给李彦仙传消息。

    “不需要考虑了!”

    李彦仙站起来说:“先打援军再攻城,以城内守军的士气,只要灭掉援军就能一举拿下。”

    李彦仙让陈子翼率领数千骑兵连夜出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