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这些旧日同僚们撕破脸皮,因此回道:
“讨贼复汉已是过去。以前的徐庶已经死在乱军之中,此时的徐庶已是曹军一员矣。”
诸葛亮故做讶异道:
“元直,以你刚正忠直之xing情,怎会为了求生而变节转仕国贼?此定是玩笑耳!”
这就是给徐庶铺台阶了。如果徐庶这个时候来个“大彻大悟”,表示自己此前一时糊涂,现在已是醒悟过来;然后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脱离曹军跟着诸葛亮三人寻找新的“明君”。
不过,徐庶在看透刘备的为人,以及得知刘备的死讯后,内心已是处于迷茫状态。对于当初辅佐刘备的执念已经不复存在,甚至怀疑自己此前的执念是对还是错。在这样的一种心态下,徐庶淡淡地道:
“此一时彼一时,国贼也罢,皇叔也罢,都不过是为了统一天下,只是手段不同。如果曹丞相能够最终统一天下,国贼的名头自然不复存在,换之以千古功臣矣。”
诸葛亮见这样都说不动徐庶,感到十分意外,只好道出最后一个玄机,对徐庶道:
“可惜,元直虽然对曹营并无二心,而那曹军都督吴凡却是对徐庶心存顾忌。”
徐庶听得一怔,问道:
“此话怎讲?”
诸葛亮道:
“我听人说,徐母已被吴凡控制,押往新野,可有此事?”
徐庶听到这里,方才反应过来吴凡的用意。点了点头,徐庶却是叹道:
“吴都督此举也是人之常情。庶曾为敌军谋臣,初投曹营,如今又有使命在身,为了不使途中出现差错,只得暂押老母作为权宜之计。况且,既然老母在吴都督手上,庶就更不能投身他处了,望孔明谅解。”
以诸葛亮的智力,再加上他说话的这番策略,换成是一般武将必然被他挑唆中计,纵使不会立即下野,也会对吴凡心存嫌忌。但徐庶可不是一般的武将,他的智力高达96,诸葛亮的很多计策都逃不过他的眼睛,自然不会被诸葛亮挑唆。
诸葛亮见此,知道自己是劝不动徐庶了,叹了一口气,对徐庶道:
“如此看来,你我二人将来是要在战场上以敌我相见了。”
徐庶听到这里颇为感伤,默默举起酒杯,道:
“至少现在我们还不是敌人,让我们满饮此杯吧。”
说罢,当先一饮而尽。诸葛亮三人互相看了一眼,随后也陆续将酒饮下。
这时,酒馆门外又走进两人,两个
“讨贼复汉已是过去。以前的徐庶已经死在乱军之中,此时的徐庶已是曹军一员矣。”
诸葛亮故做讶异道:
“元直,以你刚正忠直之xing情,怎会为了求生而变节转仕国贼?此定是玩笑耳!”
这就是给徐庶铺台阶了。如果徐庶这个时候来个“大彻大悟”,表示自己此前一时糊涂,现在已是醒悟过来;然后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脱离曹军跟着诸葛亮三人寻找新的“明君”。
不过,徐庶在看透刘备的为人,以及得知刘备的死讯后,内心已是处于迷茫状态。对于当初辅佐刘备的执念已经不复存在,甚至怀疑自己此前的执念是对还是错。在这样的一种心态下,徐庶淡淡地道:
“此一时彼一时,国贼也罢,皇叔也罢,都不过是为了统一天下,只是手段不同。如果曹丞相能够最终统一天下,国贼的名头自然不复存在,换之以千古功臣矣。”
诸葛亮见这样都说不动徐庶,感到十分意外,只好道出最后一个玄机,对徐庶道:
“可惜,元直虽然对曹营并无二心,而那曹军都督吴凡却是对徐庶心存顾忌。”
徐庶听得一怔,问道:
“此话怎讲?”
诸葛亮道:
“我听人说,徐母已被吴凡控制,押往新野,可有此事?”
徐庶听到这里,方才反应过来吴凡的用意。点了点头,徐庶却是叹道:
“吴都督此举也是人之常情。庶曾为敌军谋臣,初投曹营,如今又有使命在身,为了不使途中出现差错,只得暂押老母作为权宜之计。况且,既然老母在吴都督手上,庶就更不能投身他处了,望孔明谅解。”
以诸葛亮的智力,再加上他说话的这番策略,换成是一般武将必然被他挑唆中计,纵使不会立即下野,也会对吴凡心存嫌忌。但徐庶可不是一般的武将,他的智力高达96,诸葛亮的很多计策都逃不过他的眼睛,自然不会被诸葛亮挑唆。
诸葛亮见此,知道自己是劝不动徐庶了,叹了一口气,对徐庶道:
“如此看来,你我二人将来是要在战场上以敌我相见了。”
徐庶听到这里颇为感伤,默默举起酒杯,道:
“至少现在我们还不是敌人,让我们满饮此杯吧。”
说罢,当先一饮而尽。诸葛亮三人互相看了一眼,随后也陆续将酒饮下。
这时,酒馆门外又走进两人,两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