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包括鄂木斯克、托木斯克、托博尔斯克、车里雅宾斯克、塞米巴拉金斯立和阿尔泰诸省。军区领率机关设在鄂木斯克。1919年12月末,鄂木斯克军区改称西伯利亚军区,1920年1月,改称西西伯利亚军区。同年5月,西西伯利亚军区归共和国武装力量主管西伯利亚的副总司令指挥,12月8日,西西伯利亚军区领率机关与副总司令司令部合并,从这时起该司令部统管西伯利亚的一切军事工作。
遵照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1922年5月6日命令,共和国武装力量西伯利亚副总司令司令部改编为西伯利亚驻军司令部,驻新尼古拉耶夫斯克(新西伯利亚),并恢复西西伯利亚军区。军区辖彼尔姆、叶卡捷琳堡、车里雅宾斯克、托博尔斯克、鄂木斯克、阿尔泰、新尼古拉耶夫斯克和托木斯克培省。1923年1月,东西伯利亚军区撤销,共辖区划归西西伯利亚军区,同年5月,西西伯利亚军区辖区彼尔姆、叶卡捷琳堡、车里雅宾斯克和托博尔斯克四省划归伏尔加河沿岸军区。国内战争年代,西伯利亚官兵和游击队并肩战斗,并粉碎高尔察克白卫军、谢苗诺夫匪帮、温甘伦男爵匪帮及从西伯利亚、远东驱逐外国武装干涉军的功业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西伯利亚许多团和师在国内战争其他战线也无比英勇奋战。
遵照共和国革命军夺委员会1924年6月12日命令,西西伯利亚军区改称西伯利亚军区,西伯利亚和远东的所有驻军及各级军事机关均属其建制。尔后几年,军区积极参加清剿富农匪帮,并支援西伯利亚和远东劳动人民恢复国民经济。1924-1925年军事改革时期,军区组建了许多地方兵团和部队(其中包括布里亚特蒙古和雅库特各民族部队),开办了20余所培训红军指挥员的训练班,截至1928年,这些训练班编为2个步兵学校和1个炮兵学校。1920年远东特别集团军组建,军区许多兵团和部队编入该集团军,其辖区亦有所扩大,原西西伯利亚边疆区、奥伊罗特和哈卡斯两自治州,以及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1935年5月起)先后划归该军区。
历任司令:1919年12月-1920年.希波夫、1920年n.Л.科甘、1920-1921年b.n.绍林、1922-1923年c.b.姆拉奇科夫斯基、1923年和1925-1928年П.h.佩京、1923-1924年和1933-1937年r.П.盖利特、1924-1925年p.П.埃德曼、1925年..拉舍维奇、1928-1930年h.b.古比雪夫
遵照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1922年5月6日命令,共和国武装力量西伯利亚副总司令司令部改编为西伯利亚驻军司令部,驻新尼古拉耶夫斯克(新西伯利亚),并恢复西西伯利亚军区。军区辖彼尔姆、叶卡捷琳堡、车里雅宾斯克、托博尔斯克、鄂木斯克、阿尔泰、新尼古拉耶夫斯克和托木斯克培省。1923年1月,东西伯利亚军区撤销,共辖区划归西西伯利亚军区,同年5月,西西伯利亚军区辖区彼尔姆、叶卡捷琳堡、车里雅宾斯克和托博尔斯克四省划归伏尔加河沿岸军区。国内战争年代,西伯利亚官兵和游击队并肩战斗,并粉碎高尔察克白卫军、谢苗诺夫匪帮、温甘伦男爵匪帮及从西伯利亚、远东驱逐外国武装干涉军的功业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西伯利亚许多团和师在国内战争其他战线也无比英勇奋战。
遵照共和国革命军夺委员会1924年6月12日命令,西西伯利亚军区改称西伯利亚军区,西伯利亚和远东的所有驻军及各级军事机关均属其建制。尔后几年,军区积极参加清剿富农匪帮,并支援西伯利亚和远东劳动人民恢复国民经济。1924-1925年军事改革时期,军区组建了许多地方兵团和部队(其中包括布里亚特蒙古和雅库特各民族部队),开办了20余所培训红军指挥员的训练班,截至1928年,这些训练班编为2个步兵学校和1个炮兵学校。1920年远东特别集团军组建,军区许多兵团和部队编入该集团军,其辖区亦有所扩大,原西西伯利亚边疆区、奥伊罗特和哈卡斯两自治州,以及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1935年5月起)先后划归该军区。
历任司令:1919年12月-1920年.希波夫、1920年n.Л.科甘、1920-1921年b.n.绍林、1922-1923年c.b.姆拉奇科夫斯基、1923年和1925-1928年П.h.佩京、1923-1924年和1933-1937年r.П.盖利特、1924-1925年p.П.埃德曼、1925年..拉舍维奇、1928-1930年h.b.古比雪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