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他的政见不同,虽然私交不错,但王静辉要想在汴都来实现“遥控指挥”,那样的难度也太高了点,所以他便打消了这样的想法。
在楚州知州府大堂,王静辉当着所有楚州主要地方官向大家宣读了关于通判薛向之接任他成为新一任楚州军州事地诏书。事先他曾经私下里面和薛向之交流过,所以薛向之本人早就知道了这个消息。对此也没有什么异议——他当通判不过才三年多,政绩全都是跟着王静辉干出来的,虽然按照资历也可以进汴都当个京官,但那样未免太平凡了些,王静辉让他当军州事,总领一州职责。虽然还要等上三年,但有前任奠定厚实的底子,他要是没有什么作为,那可就实在是太废物了,到时候再入汴都当京官,那地位完全就不一样了。任谁都能够看出这是天大的好处,王静辉虽然是个驸马,但他可是大宋第一宠臣,能够榜上这样的天子红人,仕途上只要不犯什么原则性错误,日后十年入主中枢自然有望!
在宣布诏书之后,众人都用艳羡的眼光看着薛向之,不过他向来是一幅铁板脸,还是向往常那样接受了诏书。所有的官吏都向王静辉按部就班的汇报了这两个月楚州各地的情况——虽然薛向之诏书到手,但王静辉还在楚州全权处理楚州事务,再过一个月之后,他才能正式就任呐!。
听过汇报之后,这个时候王静辉才知道已经有几条商船在三天前停靠阜宁港了。他赶快召见市舶司的官员,发展海外贸易意义重大,他要在第一时间知道这中间的结果。市舶司的人就在堂下等候,听到王静辉的召见,市舶司提举曾唯来到偏厅,这里只有王静辉和薛向之两个人,其他官员在汇报后,晚上王静辉会宴请他们,所以都散去了。
曾唯字子华是个比较有背景的人,当初王静辉也曾和他有过接触,看他年龄不过三十接人待物非常老脸,举止不凡,注意到后不久便从李管事的嘴里得知这个曾唯是参知政事曾公亮的侄子,原来权知
开封府曾公著的四儿子!不过还好为人在他眼里还算是正派,是个非常有朝气的年轻人,和苏轼是一个类型的,但处世可要比苏轼老练多了。
曾唯进入花厅中后,王静辉便向他问及了提前回来的商船的消息,他都对答如流看得出他早有准备。最让王静辉奇怪的便是为什么只有几条商船回来,其他的船呢?护卫舰呢?
听了王静辉的问题后,曾唯笑着说道:“不光是大人很迷惑,一开始的时候就连在下也是一样的。据返回的那六条商船老板携带水军提举吕子绍的书信上说,他在航海的途中顺便
在楚州知州府大堂,王静辉当着所有楚州主要地方官向大家宣读了关于通判薛向之接任他成为新一任楚州军州事地诏书。事先他曾经私下里面和薛向之交流过,所以薛向之本人早就知道了这个消息。对此也没有什么异议——他当通判不过才三年多,政绩全都是跟着王静辉干出来的,虽然按照资历也可以进汴都当个京官,但那样未免太平凡了些,王静辉让他当军州事,总领一州职责。虽然还要等上三年,但有前任奠定厚实的底子,他要是没有什么作为,那可就实在是太废物了,到时候再入汴都当京官,那地位完全就不一样了。任谁都能够看出这是天大的好处,王静辉虽然是个驸马,但他可是大宋第一宠臣,能够榜上这样的天子红人,仕途上只要不犯什么原则性错误,日后十年入主中枢自然有望!
在宣布诏书之后,众人都用艳羡的眼光看着薛向之,不过他向来是一幅铁板脸,还是向往常那样接受了诏书。所有的官吏都向王静辉按部就班的汇报了这两个月楚州各地的情况——虽然薛向之诏书到手,但王静辉还在楚州全权处理楚州事务,再过一个月之后,他才能正式就任呐!。
听过汇报之后,这个时候王静辉才知道已经有几条商船在三天前停靠阜宁港了。他赶快召见市舶司的官员,发展海外贸易意义重大,他要在第一时间知道这中间的结果。市舶司的人就在堂下等候,听到王静辉的召见,市舶司提举曾唯来到偏厅,这里只有王静辉和薛向之两个人,其他官员在汇报后,晚上王静辉会宴请他们,所以都散去了。
曾唯字子华是个比较有背景的人,当初王静辉也曾和他有过接触,看他年龄不过三十接人待物非常老脸,举止不凡,注意到后不久便从李管事的嘴里得知这个曾唯是参知政事曾公亮的侄子,原来权知
开封府曾公著的四儿子!不过还好为人在他眼里还算是正派,是个非常有朝气的年轻人,和苏轼是一个类型的,但处世可要比苏轼老练多了。
曾唯进入花厅中后,王静辉便向他问及了提前回来的商船的消息,他都对答如流看得出他早有准备。最让王静辉奇怪的便是为什么只有几条商船回来,其他的船呢?护卫舰呢?
听了王静辉的问题后,曾唯笑着说道:“不光是大人很迷惑,一开始的时候就连在下也是一样的。据返回的那六条商船老板携带水军提举吕子绍的书信上说,他在航海的途中顺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