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网友上传章节 第三十七章 “日”落南昌(六)



    孙洪越,字子实,晚年自号放鹤山人。世居南昌。光绪二十一年头甲进士,在前清时曾任翰林院编修、山东德州知府、山东布政使。后因与在胶州湾划界一事上对德国人持强硬态度,而被清廷免职。民元革命后,任李协和时代地省参议会议长。二次革命时,支持国民党讨伐袁世凯,事败后被通辑,被迫远渡重洋至日本避难。并于二年后回国,积极参与的护国运动被任命为护国军第三军总参议。此后一直在南昌闲居。北伐时,此老还出面帮新攻下南昌地北伐军安抚过民心,对当时北伐军能在南昌站住脚出力甚多。

    不过,关于这位洪城地“鹤翁”程家骥知道地要比在场的诸人要多一些,他甚至知道此翁在被入城地日本兵杀害前,面对纷纷来劝他逃出南昌城去的亲朋故旧,曾高呼;“吾国,吾土,吾人。”。

    现在让程家骥担心的正是此翁在国难时表现出来的这种义不独生的择善固执,要是他与黄中将一旦谈崩了,要想把这座千年古城搬空,就只能让暂十八军的四五万兄弟端着刺刀去驱赶这三四十万南昌民众了。

    “程专员,黄司令请您也过去。”天从人愿,正当程家骥心里这个事七上八下忐忑不安时,警备司令部的一个秘书来唤他来了。

    程家骥心头一紧,破天荒的整了整身上的穿戴,为了不让自己在这位老前辈面前显得有意炫耀,他还特意把那把从不离身的“军人魂”短剑也摘了下来。(这把最高当局亲赐的短剑是程家骥在官场上用来“防身壮胆”的“利器”,很是能起来一些吓人的作用的。)

    “军座、鹤翁。”休息室离大堂只几步路,抬脚就到。

    “培民,这位是屡挫日夷的程将军吧!”鹤翁没有理会程家骥。

    “鹤翁,就是他。”黄中将一边答话,一边向程家骥眨了眨眼,示意他小心些。

    程家骥一见黄中将的这副神情和休息室里那稍有些紧张的气氛,再结合“鹤翁”对自己的态度。他那里还会不明白,这位鹤翁想必早就是知道的南昌城既将要被变成一座死城的事了。只怕此老对这件事的始作俑者是谁也是心知肚明了。程家骥先是吃了惊,再转念一想,这位老先生在重庆、长沙有那么多门生故旧,能有这个神通,也在情理当中。只是这么一来在他面前自己更要小心应付了。

    “程将军,你的战绩老朽早有耳闻,将军虽不是正规军校出身,却能在战场上屡败倭人,令人佩服之至。”说到这,鹤翁的词锋一转,词辞变得激烈起来:“可这一次,将军为何如此胆怯,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