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五章 长安道

这岂不是钟会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的故事么?费伦,这将来会留传千古,成为佳话的。韩某人有大臣之风,甚好甚好。”

    “这……”费轮呆苦木鸡,不知道如何应答。

    以他与赵桓地关系,从五国逃到长安,时间荏苒而过,赵桓朝会时隅尔还提起赵估几句,掉几痛泪,而私底下,则是绝口不提。朕想到当年诸事,皇帝对上皇的态度显而易见不问可知。而此时此刻,对韩肖胃的态度作法皇帝非但不怒,反致大笑,这个反应既出乎他意料之外,也委实值得玩味。

    “好了,此事你不必再提,也不要揣度朕对上皇的态度。你是天子近臣,不妨实估告诉你,朕对上皇既有敬意,也委实有些遗恨,其中况味复杂,朕有时自己都想不明白,你们怎么能精度的出。”

    赵桓悠然一叹,不想在这个话题上与费伦继续讨论,便又笑问道:“韩肖胃出使后,朝野民间情形如何?”

    “朝中诸位大臣,都道早该如此。民间也盛赞陛下此举符合孝道,甚是英明。陛下,小家子老百姓不知道天子家事即国事,只听说陛下派人去探视上皇,就觉得欢欣鼓舞,大赞陛下是个孝子,这一点请陛下留意。”

    “唔,朕知道了。”

    见赵桓似乎并不特别在意,费伦一时意想不起什么实据,脑海里灵光一闪,竟是将早晨在汤火铺子里看到地情形一五一十向着皇帝说了。

    赵桓初时也不在意,甚至杯疑费伦编造。一个中年妇人,在坊间店铺里给韩肖胃写诗,还分古风律诗,这也太过无稽。只是待听到最后,请请楚楚真真切切听到一句:“有易安室者……”

    他脸上变色,站起身来,盯着费伦问道:“那个妇人,诗稿上写的是易安两宇?”

    费伦吓了一跳,连仕回想一下,然后才又答道:“确实是易安两宇,臣看的真切,断然没有错的。”

    “那她现下在哪里?”

    “臣用过早饭后,立刻来宫中求见,现下那妇人不晓得还在不在。”

    “唉,当真可惜了。”

    赵桓颓然坐下,知道李清照此时断然没有还在那小店的道理。他年轻时极爱诗词,而词又在诗上,李清照又是宋代词人中最受他的尊崇,所以自靖康三年后就暗中派人打探她的消息。只是李清照自南渡以后为了家族声誉,哪怕千辛万苦,一定要跟随在皇帝身边,以示忠枕。怎奈赵构忙于自己逃命,先后两次逃到海上,遣散百官而今自谋生路。李清照先是丈夫亡故,后来随身带的财物和古董先后失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