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章 中华必胜

:“我要宣布地这件事就是——我们刚刚继承了巨额遗产的孙大小姐,将以投资人身份,一次性出资港币一千五百万,注册一家港资影业公司!我在这里。代表新公司诚意邀请各位的加盟,成为这家电影公司的开国元勋!”

    话音刚落,房间里的人不约而同的一起热烈的鼓起掌来。

    中国地影视行业是一个严重老化,人力资源配置非常不合理的机制。好的人才和掌握了尖端知识和先进理念的中青年电影家得不到创作机会,而一些观念陈旧的老家伙却牢牢的霸住既得利益不肯松口。

    电影学院、中戏、上戏每年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每年都大量流失。最多的是进入广告行业,其次是地方电视台和各种平媒,然后是文工团体;最优秀的一部分人则流向外国,流向好莱坞、法国、意大利……

    导演系地拍广告。表演系的勾搭富家公子当少奶奶,这是电影学院学生们内部彼此自嘲时最常谈到的话题,一语描绘了大部分导演系和表演系学生地毕业去向。这些真正掌握了电影视听知识的人才不能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去发挥他们的才能。而一些多年来占据一线地位的所谓老前辈,却不断的根据自己的利益提拔与自己有各种裙带联系的人,让这些根本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训练,没有任何艺术基础的人占据那些利润丰厚、名利双收的位置。

    有些所谓的狗屁大导演,自己连一天视听语言基本功都没有练过,连剧本和寻演语汇之间的基本认知都不具备,就好意思去改编著名武侠大师的名著。几套武侠剧拍下来,故事不象故事,人物不象人物,天天被人骂,但是就是他这种人,死也不肯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一定要霸住那个位置,非把所有大家喜欢的经典都糟蹋一遍不可。

    在中国,一个学电影的青年人,没有裙带关系,没有一个有钱老爸,想凭自己的才华白手起家,在电影行业占据一席之地,非得有苦熬二三十年的思想准备不可——这还得是那些运气特别好,又肯在一些特定情况下跟别人同流合污,为了一定的利益关系牺牲良知的人才行。

    这种潜规则,就是所谓的铁板一块。

    所以,当易素宣布这个消息的时候,大家兴奋的眼睛都亮了。

    这些人当中,有已经毕业正在苦熬的,有刚刚毕业前途渺茫的,还有还未毕业但是越来越心灰意冷的……

    一想到以后要遥遥无期的埋头钻营,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把自己的电影理念和抱负付诸实施,服务于观众,这些年轻人的心啊,那是拔凉拔凉地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