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奇了怪了。汉武帝的后宫中不可能有哪个嫔妃的出身能高过于她,皇帝又独宠于她,这位大小姐脾气的皇后在后宫中自然是呼风唤雨,目空一切的。可是这样的性格在刘彻喜欢她的时候自然是千好万好,但是一旦刘彻厌倦,便是狂傲自大,不识大体的象征。
陈娇是一个真性情的女人,她是古代皇后中少有的追求爱情专一的一位。这样的性格既是天生的性情,又是后天的养成。要求丈夫只爱她一人,甚至只有她一人的女人的皇后只有两位,一位就是陈娇,另一位就是赫赫有名的独孤迦罗。独孤皇后可以将隋文帝宠幸的宫女的双手砍下,陈皇后也不逞多让。陈娇听闻卫子夫得到大幸,“几死者数矣”,也就是寻死觅活的,当然,她也没有让卫子夫好过,同时,馆陶公主也去找卫子夫弟弟卫青的麻烦,一代名将卫青差点稀里糊涂的就死在那时。而卫子夫得到宠幸后,生下了刘彻当时唯一的孩子卫长公主,身份也没有提高,直到卫长公主三岁时,宫廷宴会,陈娇依然将卫子夫母女编在乐人的队列中,使刘彻十分震怒。这件事的直接后果就是陈娇迁居甘泉宫,与刘彻分居,卫子夫入住淑房殿,成为了汉武帝最宠爱的女人,接连生下了阳石公主和诸邑公主,进一步的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卫青则展露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刘彻的重用。卫家作为汉武一朝的大家族,登上了历史舞台。
而除了我们以上讲的三点,阿娇之所以失宠,刘彻之所以移情别恋,有一个隐藏的,却也是最根本的原因,那就是外戚势大,引发了汉武帝作为一个帝王的反感和憎恶。
我们讲过,整个汉代,外戚的影响力是相当之大的。在初汉,太后的势力甚至可以决定皇位的安稳。吕后可以做到铢杀功臣、迫害亲王,连汉家天下都差点改姓。而汉武帝上位之初推行的建元新政,也正是由于以窦太后外戚力量为首的保守势力反对而夭折。他的皇位差点由于外戚和宗室而丢掉,又是由于外戚的包容而延续,这样的耻辱怎能不让刘彻刻骨铭心?阿娇是他的女人,但是阿娇身后有令他厌恶的一个庞大的外戚集团。阿娇幼年生长于太后寝宫长乐宫,与窦氏家族十分亲密。阿娇的父氏,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开国功臣的家族。而阿娇的母亲馆陶公主,兼有大长公主和窦太主的双重身份,位高权重,而且,在性格上,权力欲极强,也极有政治手腕。这都是刘彻所忌讳的。从当时的情况看来,阿娇未来会怎样,陈家未来会怎样,这都是不敢想的。而刘彻,我们从他一生的功绩来看,他是一个非常推崇中央集权的君主,他一直在有目的有步骤地削
陈娇是一个真性情的女人,她是古代皇后中少有的追求爱情专一的一位。这样的性格既是天生的性情,又是后天的养成。要求丈夫只爱她一人,甚至只有她一人的女人的皇后只有两位,一位就是陈娇,另一位就是赫赫有名的独孤迦罗。独孤皇后可以将隋文帝宠幸的宫女的双手砍下,陈皇后也不逞多让。陈娇听闻卫子夫得到大幸,“几死者数矣”,也就是寻死觅活的,当然,她也没有让卫子夫好过,同时,馆陶公主也去找卫子夫弟弟卫青的麻烦,一代名将卫青差点稀里糊涂的就死在那时。而卫子夫得到宠幸后,生下了刘彻当时唯一的孩子卫长公主,身份也没有提高,直到卫长公主三岁时,宫廷宴会,陈娇依然将卫子夫母女编在乐人的队列中,使刘彻十分震怒。这件事的直接后果就是陈娇迁居甘泉宫,与刘彻分居,卫子夫入住淑房殿,成为了汉武帝最宠爱的女人,接连生下了阳石公主和诸邑公主,进一步的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卫青则展露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刘彻的重用。卫家作为汉武一朝的大家族,登上了历史舞台。
而除了我们以上讲的三点,阿娇之所以失宠,刘彻之所以移情别恋,有一个隐藏的,却也是最根本的原因,那就是外戚势大,引发了汉武帝作为一个帝王的反感和憎恶。
我们讲过,整个汉代,外戚的影响力是相当之大的。在初汉,太后的势力甚至可以决定皇位的安稳。吕后可以做到铢杀功臣、迫害亲王,连汉家天下都差点改姓。而汉武帝上位之初推行的建元新政,也正是由于以窦太后外戚力量为首的保守势力反对而夭折。他的皇位差点由于外戚和宗室而丢掉,又是由于外戚的包容而延续,这样的耻辱怎能不让刘彻刻骨铭心?阿娇是他的女人,但是阿娇身后有令他厌恶的一个庞大的外戚集团。阿娇幼年生长于太后寝宫长乐宫,与窦氏家族十分亲密。阿娇的父氏,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开国功臣的家族。而阿娇的母亲馆陶公主,兼有大长公主和窦太主的双重身份,位高权重,而且,在性格上,权力欲极强,也极有政治手腕。这都是刘彻所忌讳的。从当时的情况看来,阿娇未来会怎样,陈家未来会怎样,这都是不敢想的。而刘彻,我们从他一生的功绩来看,他是一个非常推崇中央集权的君主,他一直在有目的有步骤地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