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七十三章 抉择之时 说打就打

自己要是再不有所行动,恐怕将来的地位会远远的不如对方。

    眼下既然已经是卖身投靠了,那也就什么都顾不得,索性是一做到底,颜继祖当年做吏部都给事中,这个职位也是个交接天下,人脉广阔无比的差事,在江南、江北都有自己的关系在。

    八月初二的时候,山东巡抚颜继祖给李孟带了一个消息过去,这是他在江南的一名门生偷偷写信告诉他的。

    这个消息在颜继祖的心中,那真有如泰山之重,去往国公府地时候,还谨慎郑重的要求和齐国公的单独密谈。

    正在忙着调拨军队的李孟还以为是什么军国大事。  也是单独的找出时间来相谈,颜继祖的消息的确是让人很吃惊,据前右都御史刘宗周的一名表亲说道,现在地大明太子,崇祯皇帝的儿子,太子朱慈烺正在南京皇城之中。

    这消息之所以被传开,却不是因为有人泄密,而是在京师那些阁老大臣的计划下。  太子朱慈烺也要在南京城建立一套备用的文武班子。

    尽管南京城自有六部,可这六部都是些政争失败官员或者是回到南边养老的,根本没有什么能力作用,武将也就是卢九德为帅,黄得功、刘良佐为将的几万兵马而已,必须要招纳新血。

    武将们倒还是好说,左良玉在长江中游,江南各省的常设武官都还有完整的班底。  唯一比较怪异地是凤阳巡抚、操江御史马士英的态度,他始终是按兵不动,口口声声的说如今江南江北之地好不容易有这样的安稳局面,愿为朝廷守住这祖宗陵寝,不愿再生事端。  这马士英是何等人物,手中有兵不说,又是江浙名士,他说一句话会有许多德高望重之辈出来帮腔帮忙。  士林舆论也能掌握住不少,当然是触碰不得。

    不过能保证祖宗陵寝不失,这也是让人心安,也就不去强求这马士英的错处了,但这文臣班子却是麻烦。

    名士不少,可镇得住场面地太少,在南直隶的,一名为阮大铖。  一名为钱谦益,两人尽管声望高,各有拥护,可双方却都是有重大污点,真要是争执起来,肯定会被另一派抓住把柄。

    还有一位是松江府名士陈子龙,据说是通晓文事,而且知道兵法。  可他却因为历史原因被人有意无意的忽略掉了。

    唯一可以作为文臣领袖的人物。  还真是有一个,就是在杭州讲学。  人称当代儒学之宗地刘宗周。

    自从在朝廷上力争,被崇祯皇帝剥夺官职,勒令回乡养老之后,刘宗周就是在杭州开设书院讲学,广收弟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