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四十八章 平静的前奏

般都是王族担任,相当于大明的内阁首辅,大清亲王郡王。

    可这左议政却是温顺的给温里罕让路,第二天还送来了人参和若干的金银当作“醒酒”。这样地好日子,谁愿意离开啊,而且听盛京那边传来的消息,说是一贯是羸弱的大明居然在河间府打了个胜仗,连大将军阿巴泰和岳托都是死在关内了。实在是太凶险,还是在这个汉城享受富贵太平的好。

    崇德五年(崇祯十三年)的时候,这日子也就是过的舒服,可崇祯六年之后。进帐也是跟着丰厚起来。

    原因是大明和倭国的商人们,纷纷从海路上过来,在汉江口那边的仁川港登陆,售卖各种货物。

    开始地时候,温里罕等人都是颇为的紧张,以为这是敌国来打听消息的密探,汉城这边一般都没有什么外国商人前来的,因为朝鲜和大明本来有一条商路。是走了两百多年的陆路,大部分货物都是从那里输出。

    现在即便是这条路被满清占据,可大明地商人还有朝鲜的商人依旧是没有断了贸易,不需要在海路上多此一举。

    怀疑并没有持续多久,从盛京那边赶来的采买说明了一切,这些从外洋从江南过来的精细玩意,据说很对盛京各旗贵家地胃口,而且这些船只也能把大明腹地的消息带过来些。好处多多。

    这些商人带来的货物的确是好。比在辽东那边交易的东西精细,而且花样也多。不光是盛京那边的人要,汉城的王族和文武两班的贵人以及那些富商们也都是大批地购买,慢慢的这生意就大起来了。

    几家大的商人都是在仁川港和汉城这边开设了货栈商铺,做起了长久买卖,本来开始还有几名倭商的,后来都是被大明的海商给挤走了,听说那些倭商的运气也不好,在海上遭了风浪,人死船沉。

    这些在城内做生意的商人们是大明的子民,可这朝鲜已经是满清地藩国,双方可是敌国地关系,敌国之间那自然要互相视为敌人,这些铺子尽管都和盛京那边有些这样那样的关系,可县官不如现管,这几个铺子总是给温里罕他们送些常例地孝敬,每有大批货物到岸的时候也都是给一笔钱。

    温里罕没想到自己驻守汉城,除却个舒服日子之外,居然还有外快赚,而且这外快是一月比一月多,那些商人们的生意见好,他这边收到的孝敬也是越多。

    而且这些大明的商人看着比汉城的朝鲜人还要软,平日过去见到自己和手下的旗丁都是点头哈腰的问好,有些贪心旗丁的在店铺里拿点东西赚个便宜,那些商人伙计也不敢阻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