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二十一章 胜者得利 吴某来拜

无敌了,可却被这山东地兵马战而胜之,这山东兵马岂不是更加的无敌。再说大家都是看过胶州营内士兵的精神风貌。

    河间府的青壮们看见这风貌,听说胶州营的士兵可以拿足粮足饷,并且作为军属,赋税上有所减免。更有种种经济、身份上地优惠,各个都是动了心思,尽管是好男不当兵,可若是这军队足够的好,自然有良民来投。

    眼下这个局面颇为的有趣,尽管山东不需要人员和物资,可高风亮节的北直隶河间府人民依旧是热情地送了过来,不要他们心中还惶恐异常。

    不过在这之中。也有个不和谐的小插曲,兵器间天津火器匠造衙门的工监来到了济南,去往镇东将军幕府讨要人丁。

    明军重火器,火器质量和威力都是很烂另当别论,每年产量当真是不少,制造中心有三个,一是广东,澳门和南洋有大批的西洋火器和相关的工匠。输入还是铸造都相对简单些。另一个是南直隶,这边算是南中国的中心。自然会有预备,最大的一个就是天津这里的火器匠造衙门。

    在北方,与流民作战和与鞑虏作战,还有九边重地地对蒙古的防御作战,这是大明军事活动最重要的部分,火器的供给,除却各地自有的火器匠坊之外,就是天津这边的匠造火器营了。

    在营中服役的都是所谓匠户,差不多等同于娼妓和屠户的贱籍,世代传承不能脱身从良地,这些匠户除却京师中制造精巧器物地还算是用心,其他地方的待遇和奴隶一般,官员和工监又是大量地贪墨,这工作效率和责任心上自然是不值得一提。

    火器质量极差,产量极差,这就是天津火器制造的全部状况,满清大军南来,攻破天津三卫之后,直接是把这些制造火器的匠人全部抓住,让他们跟随军队前行,就算是累赘也要带在身边,尽管能用得上的地方也就是修理下朝鲜火铳兵的火铳,可这些匠人带到关外之后,肯定会有大用。

    鞑虏的兵马在河间府被全歼之后,这些匠人却没有被允许回家,对于缺乏熟练工匠的胶州营来说,这些匠人也是有大用处的。

    当年蒙元肆虐天下,纵横东西的时候,不管是东西方的城池,攻破之后大多是屠城,唯一能幸免的就是美貌女子和各种工匠,可见是了不得的财富。

    这也是胶州营打完这场战斗取得的战争红利之一,并且是最立竿见影的好处,这些工匠们本以为被官军救下来,可能会被发回天津重新做活,工匠们根本没有什么欣喜的,在鞑虏的营中,居然能吃饱饭,这可比在天津那边半奴隶的身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