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一十二章 无功 定罪 送人头

是有他地过人之处。

    这番话却让坐在龙椅上的崇祯皇帝来了兴趣,崇祯离开椅背,朝前移了移身子,开口淡然问道:

    “灭军杀将,这等大功,怎么却有欺君之罪呢,爱卿说来看看。”

    看见崇祯皇帝的反应,内阁大学士陈演顿时知道自己这一注下对了,不由得打起精神,郑重其事在那里阐述道:

    “听传闻和方才的禀报,大战结束之时,应在腊月初一初二前后,河间府距离京师,快马加急,不过一天多些的路程,可这消息直到三日前方由民间传来,不管战局如何,身为朝廷兵马,却有意欺瞒,这到底是有何居心,况且这山东兵马素来不听朝廷调遣,几次有难都是推诿不前,这足以说明其人心怀叵测。其兵马乃是国家大害,若不惩处,怎么能在天下人面前明正朝廷的法令。”

    大学士陈演说的慷慨激昂,若不是众人知道那山东李孟是打了大胜仗,还以为他在说孔有德,站在比较远位置的几名年轻御史,尽管也是党争的好汉,可毕竟还是年轻。这等颠倒黑白的话实在是听不进去。

    而且大胜鞑虏,每个人都是去了心中一块重压,一时间倒也有了几分义愤,其中一人稍微迟疑,直接就要出列陈奏,弹劾这大学士陈演颠倒黑白,诬陷忠良。好歹是迟疑了下,在出列之前。就听到坐在龙椅上的崇祯皇帝赞许地说道:

    “陈爱卿说的倒是老成,不错,不错!”

    那名义愤填膺的御史动作也不快,听见这话,远远的看着龙椅上的崇祯皇帝。这大殿从龙椅到这御史距离不远,也能看清楚皇帝脸上的明显笑意。这就什么都不用说了,这御史口鼻观心又是缩了回来。

    按说这君臣在朝堂上这一问一答,已经是表明了这个立场。可朝臣们却彼此面面相觑,李孟这等有大功,而且坐拥强军的地方武将,稍微安抚不好就要暴走的军阀,在朝堂上这么说风就是风,说雨就是雨地。

    在这里是说的高兴了,天知道对方会做什么反应,崇祯皇帝脸上的潮红更胜。按照王承恩的判断,这应该不是生气,而是觉得自己得计时候的精神状态,崇祯皇帝难得的用慢悠悠的语速说道:

    “陈爱卿和张爱卿已经是说完了,众位爱卿还有什么话说呢!”

    既然是逼问到这个份上,朝堂上的众人还能怎么说,无非是痛斥李孟早就是包藏祸心,将大军牵扯到京师周围。不知道要干什么勾当。没准根本没有和鞑虏打仗,而是送给对方大批地金银财宝。把鞑虏礼送出境了。

    等等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