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一十二章 无功 定罪 送人头

打这个京师城池。

    当年明成祖朱棣把都城迁往如今的京师,想法就是天子守藩篱。就算是后代子孙为了自己地安危,也会倾尽全国之力对抗边患。

    估计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到了如今会变成这个样子,天子守藩篱这件事情是不必提了,完全是把国家中枢置于险地,一出事就是各处去救援京师,反倒是耽误了正常的兵力调拨和分配。

    这样的大喜事,就连皇宫内的宫女和太监都是喜悦无比。有没有管事的人说过什么明令禁止的话,结果这喜庆的气氛,逐渐是在内宫之中也蔓延开来。

    腊月二十三那天,是送灶神的日子,也算是个不大不小地节庆,不过按照崇祯皇帝勤勉的作风,这一日的一切还是不能停的,朝会也是依旧。

    崇祯皇帝人虽然偏执和神经质。但却不是傻子。他也能感觉到身边环境的不对,和宫内太监宫女。明显不同的神情表现。

    “诸位爱卿,大敌在外,京师各处却有这般的喜气,到底是为何啊!”

    朝会两班的文武大臣们彼此对视,都知道这个原因,但谁也不敢先说出来了,前些日子,大家估计鞑虏兵马进入山东地时候,皇帝那种轻松地神色,众人也都是看在眼中,谁也不是傻子,大家都明白怎么回事。

    现在事情出现了这样的反复,谁也不愿意先说出来去触碰皇帝地霉头。

    崇祯皇帝明明是被舆论和心腹大臣玩弄于股掌之间,可他偏偏以为自己无事不知,无事不明,最恨的就是别人隐瞒他。

    看见朝臣这样唯唯诺诺的神色,和又变得安静无比的朝堂,崇祯心中的火气腾地一下子就冒了上来,站在他边上的王承恩偷眼瞧过去,发现皇帝的脸色又是变得潮红,在御座边上的他也能听到崇祯逐渐变粗的呼吸声音,大太监王承恩知道,这位勤勉圣明的天子又要发火了。

    王承恩能发现,下面的朝臣们自然也能看得明白,可大家仍然不愿意起头说话,枪打出头鸟的俗语,大家还都是明白的,这种事还是缩一点的好。

    “众位爱卿为什么不说话了,朕听后宫的小宦官说,眼下京城内外都在沸沸扬扬的传闻,说是岳王显圣,率领天兵天将把鞑虏大军全歼在河间府?”

    说着说着,崇祯皇帝的嘴角居然还挂上了一丝笑意,但诸位大臣的态度却更加的恭谨,谁都知道,这可是皇帝要发作的先兆,这笑意果然只是在崇祯皇帝的脸上出现了一瞬,马上整个人的脸色都是阴沉了下来,开口冷笑着说道:

    “不都是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