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三十九章 诸公震怒为厘金

不在船上大吵大闹的话,肯定会有人用其他闹起来,在这河上演一出戏。

    “你们这些为虎作伥的奸邪小吏。私自设卡收税。朝廷的体面制度就是败坏在你们这些人的身上。”

    周围本来已经安静了半天,那记账地师爷却听到边上有人这么说。转眼间就是“为虎作伥”“奸邪小吏”“败坏朝廷体面”几顶大帽子扣到了头上,这师爷也才三十多岁地年纪,听到这话,禁不住有些恼火。

    转头顺着声音的来源看去,却看见有艘船并没有离开,在船头上站着一名文士打扮地年轻人,正做出一幅嫉恶如仇的神色,看着这边。

    税丁们听到他这么说,都是有些火大,不过为首的师爷却觉得犯不上为这么年轻的士子招惹是非,看对方的年纪不大,穿着又是有钱人家的模样,想必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年轻气盛的角色,当下笑着回答说道:

    “朝廷多年没有拨付银子修缮漕运河道了,山东要不自己收钱筹措,恐怕这位公子也不能坐船行走。”

    本以为这句话说完之后,事情也就了结,谁想到那年轻人又是开口冷然说道:

    “朝廷的赋税出自田土方是正途,这运河上的船只都是士绅官宦的产业,你们恃强凌弱,强行的收取,岂不是给朝廷和地方上抹黑,还顾不顾朝廷的体面。”

    这话说的大义凛然,说白了就是这赋税徭役和士绅官宦是无关的,这些大明的有产阶层,享受大明帝国给予的各项福利,成为人上之人,但却不承担一丝一毫的义务,那些应尽的义务,缴纳的赋税,却要由那些大明帝国底层来承担。

    那名师爷的脸色渐渐的冷了起来,他是个没有功名的读书人,在进入胶州营当差之前,他家里因为负担不起赋税已经是破产,家里人濒临饿死,可同村有功名的那几户人家,不负担任何赋税徭役,却趁着这个机会大肆的吞并土地。

    进入胶州营当差之后,这名师爷被灌输到一个道理,有责任有义务,山东兵马戍守齐鲁之地,保这漕运之地的安全畅通,收取些银钱。也是理所当然的。

    看那师爷的脸色冷下来,那些税丁的表情愈发的难看,站在船头地那名士子愈发觉得自己凛然无比,言辞间也愈发的慷慨激昂,大声的说道:

    “不要以为横行霸道就可以肆无忌惮,最多也只能是嚣张一时,尔等不知道阉党的税监、织监在江南的遭遇,奉劝尔等。若是倒行逆施,到时候民怨沸腾,义民蜂拥,就算是后悔也要晚了。”

    听到这句话,带领的税丁的师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