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三十章 铁面人 亲疏有别

私盐地商人们贩卖,盐价允许有浮动,但因为出盐量一直是很大,所以价格也高不上去。百姓们并不觉得这是负担。

    山东原本有大小百余个巡检司,专门在各处查缉私盐,自从李孟崛起后,现在只有一家巡检司——盐政分守胶州巡检。

    这个巡检司是武装盐丁队的统属机构,所以介绍李孟的官职的时候,如果真是纯粹官方的文件,就变得颇为可笑,“镇东将军、左都督、山东总兵官李孟。兼胶州巡检司巡检”前面都是一二品地大员,后面一个不入流的贱官,实在是让人捧腹。

    但这个职位,是李孟对山东盐政统属的官方承认,不能轻易的放弃,李孟也就是因为这个职位,合理合法地管辖山东公私盐务。

    其实这山东盐务最可笑的不是挂在总兵大人官衔后面的名称,而是在济宁州的盐政司盐运使的常例收入。

    盐运使是三品或者从三品的官员。那是一等一的肥缺。可这山东的盐运使过得极为憋气,全山东地盐业利润和他一点关系也无。自然也谈不上什么油水,每年也还是有些外水入账,这外财是如何入手呢。

    宁乾贵在盐业系统多年,知道这大家发财的道道,盐运使毕竟是三品大员,也不好逼得太急了,所以每年都给这盐运使批下若干石盐的份额,准许盐运使拿着这若干石去兖州府贩卖,赚来的钱归他自己。

    盐运使要卖多少盐,居然是要下面的巡检司批出份额,也算是大明历朝仅见的奇观了。

    人如果几天没有吃盐,就要浑身酸软无力,并且会患上各种的病症,天下大灾是大灾,这盐的销售到还没有受到什么大地打击。

    现在李孟控制着山东地全部盐场,还有南直隶差不多两成的盐场,这些都是他重要地资金来源。

    鲁盐的销售,除却山东本地之外,河南开封、归德、彰德、怀庆四府,以及北直隶顺德府、广平府、大名府、沧州府,都已经是完全的渗透了进去,不过几乎是鲁盐产销的极限了,毕竟贩卖给郑家的私盐也必须要保证。

    实际上,上面所说的那些地盘的外围,甚至是山西和塞外的蒙古,都对盐有需要,那些地方,就只能是交给淮盐,或者是更准确的说是方家来做,胶州营赚个过境的钱罢了。

    但在胶州营开始贩盐之前,这些区域的平民百姓吃的是质次价高的官盐,私盐因为利润少,甚至很少贩运到他们这边来,胶州营大规模的贩运以后,各地再也没有什么吃盐难的问题,倒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从某种意义上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