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二十九章 为家 为天下 为谁

千户还真不信邪。

    但手下出去几次都没有回来之后,这上上下下的人都害怕了,去济南知府衙门那边询问,那边说是城内治安不靖,时常有匪徒出没,我们可以派出差役查,但你们不要抱有太大地希望。

    去找城内的诸军。胶州营的回答很简单,我们是战兵,并不负责地方上的治安,无能为力。

    这时候,当日间那好好提醒过锦衣卫的人有是“好心”来说风凉话,说事先已经是打过招呼,不听劝,这次吃亏了吧……

    一开始被吓住了之后。接下来老实了几个月。每天也是好吃好喝,饷银十足。唯一地美中不足就是不能出去作威作福,不过,在这个位置上,有些消息多多少少的也听说了点,知道外面的胶州营是吃人不吐骨头的虎狼,还是不要去自找麻烦。

    分驻各地地锦衣卫,每月都要给朝廷呈送文书报告,地方上的各种情况,官员们有无异常的活动,这都是要报上去的内容。

    济南锦衣卫千户所这边的活计相对简单些,要报什么,不报什么,都有人专门给他们写好,盖印确认之后,再安排人帮他们送出去,人在屋檐下,肯定要低头的,当然,人的脖子要是在刀刃下面,那更是要低。

    至于城内这些混进来的暗探,这些人没有官方上明面地身份,不听话的直接就是杀了,听话的,待遇和明面上的锦衣卫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被当成猪而圈养起来。

    莫太监走后,朝廷对山东的“恩赏”自然不能仅仅在校场上简单的鼓动一下就算完,这旨意被装裱之后,还要在胶州营分驻各地的军营去宣示,让各地的兵马都看看朝廷地“恩赏”厚重。

    不过除却这宣示之外,却也有人去各个军中鼓动,口径颇为地统一“大帅如此大功,朝廷却吝啬异常,有功将士,每人所得不过十几文,又派太监钳制……”等等等等,当然,朝廷这事情做出来,就算没有什么鼓动,大家的心思已经是凉了,更别说是这火上浇油地煽动话语。有几个营,营官“自作主张”,在大营里立了个长生牌位,每日早晚上操下操,都大声的问:“咱们吃的谁的饭?”士兵回答:“吃李大帅的饭!”再问:“咱们应该替谁出力?”士兵再答:“替李大帅出力!”。而这几个营,虽然分处各地,却都是新兵比较多,胶州以外兵将比较多的营……

    这次的宣旨,崇祯皇帝或许的确是想着赏赐和旨意的缘由,笼络山东的兵将,不过崇祯皇帝一贯是太想当然了,这次的笼络,实实在在的起了反效果。

    反效果还不算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