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三十七章 一个人支撑一个研究

因为发动机所需要的特殊材料,生产难度很大,都好几个月过去了,我们才拿到了四百多克的新型材料,远远不够制造一台试验发动机所需的。原先,我还希望能依靠国家的力量,由国内地特种合金厂联合攻关,提供所需材料,但现在……”

    他为难地又叹了一口气。

    汪工并不傻,他能成为负责人,就不只是技术精湛而已,头脑也比那些一心扑在研究上的科研人员灵动得多。其实萧强让他不要公开材料等细节的时候,他就大致猜出了萧强的想法,他也如是照办了。

    但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他也无能为力,只能老老实实,向萧强说明。

    萧强点点头,轻言细语道:“这个问题我早就对你说过了,交给我来办好了,你不用担心。”

    新型特种材料即使交由国内的特种合金企业来生产,他们也要为此建立一套专门的提炼加工炉具设备。

    这个投入并不是个小数目。

    并且,这次试验所需的材料虽然比现有地一些材料好,可是就非洲基地那边来看,并不会用于最终使用,只能算是过渡产品。据材料部门负责人,瓦西里博士的意见,这种新型材料,只能说是勉强可以使用。但用这种材料生产出来的组合式发动机,其寿命也不超过一百个小时,也就是十来个架次地起降,就会报废。

    而根据瓦西里博士的研究进度,他认为在三年以内,拿出一种完全符合要求,保证一千个飞行小时的新型材料,是完全可能的。

    所以,为一种过渡材料,专门建设一个加工厂,从成本上来说,就完全不合算。

    科学研究,本身就是在各种不成熟的技术之间,反复选择,并淘汰不适用地技术、产品的过程。这其中要浪费的材料、资金、人力物力投入,随着研究工程地复杂程度,成几何数字上升。

    为了一个研究工程的顺利研究,索要投建的配套设施、工厂,数以千计!

    这也就是许多小国,虽然在某些方面能取得非常不错的研究成果,但在整体而言,却远远落后于研发大国的原因。

    但同样的问题,在萧强的异能支持下,却能得到圆满地解决。

    一台直径一米,长两米多的组合式发动机,充其量所需的特种材料也就三个立方。

    哪怕整个九米长的验证机,全部用无法从市场购买的特种材料制造,所需提供的各种材料,对萧强来说。也就是几十天的工夫而已。

    可要是交由普通地研发单位来做,为了这几吨的材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