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嬷嬷就笑道:“我怎么能哄姑娘呢?您啊整日里为少爷的婚事发愁也没见有什么用,倒不如顺其自然,该吃吃该玩玩。”
这话也就桑嬷嬷敢说了。
端着绣凳过来的大丫鬟暗暗这么想道,同时笑得甜甜地道:“桑嬷嬷快请坐,您老过来有什么事吗?”
桑嬷嬷过来蒋夫人这边还是很自由的,不用提前打招呼求见,进来了也没人拦她,因此蒋夫人也正想问呢。
桑嬷嬷笑着把大丫鬟夸了一句,“芷兰丫头越发漂亮了”,这才对蒋夫人道:“家里那两株老杏树花开得跟海似的,儿媳妇请了一台子戏,想叫姑娘过去玩耍一下午。”
桑家那个宅子买的时候蒋夫人还让府里的管家过去帮忙看了,知道那宅子中有两棵上年份的大杏树,去年他们还往府里送了几大筐子杏来。
但是听嬷嬷说她儿媳妇还请了戏班子,就知道不会只是让她去玩这么简单,如果只是嬷嬷想让她去玩玩,那就是单纯地玩玩,桑家儿媳妇也这么积极,那还不知道有什么事情等着求呢。蒋夫人本不想去,但看到嬷嬷鬓角的白发,心里一软,就道:“多谢嬷嬷还记挂着我,我换身衣服,咱们这就过去。”
半个时辰后来到位于官员府邸区外月牙胡同的桑家,蒋夫人被早早就在门口等着的桑家媳妇热情地迎进了家门。
因为依靠着蒋家,桑家在京城的生意做得很红火,念着恩,他们这两年都会孝敬到府里不少东西,但得到的却更多,仅仅来京城两年,过得比好些京城本地人都要好。
“这都是亏了夫人的大恩”,戏台子上咿咿呀呀地唱着,桑家媳妇站在小桌子后侍候着,看起来十分地本分,“要不然咱们家便是吃心劳力两辈子,也到不了现在的成就。托您的庇佑,如今枞儿又是举人,说句大言不惭的话,总有飞黄腾达的那一天。”
蒋夫人听着她这拐弯话,点着头,桑家二儿子受得起这个评价,虽然读书不如自家儿子聪明,但二十刚出头就是举人也算是年轻有为了。
“听老爷说了,枞儿这会试文章虽写的中规中矩,但也是有希望中的”,以为她这是想打探金榜,蒋夫人便这么说道。
桑家媳妇听了,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即便中不了,咱们还是很高兴地,咱们是什么人家,枞儿能考到如今,已经是光宗耀祖了。”
桑嬷嬷连连点头,儿媳妇这话说得实诚,当初她丧夫被狠心的婆婆卖掉,哪里能够想到喂养姑娘一场,在姑娘的帮助下又把在大伯家受苦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