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得到了杜康说的问题的答案了。虽然不是四科的警员,但是也多少会了解过。有些案件发生了,但是没有人报案,警察就不会去参与。而有些案件,哪怕是嫌疑人锁定了,证据也有了,但是没有尸体,也就无法定为死案。
“没错。如果人死了,但是没有人报案,你说有没有这个可能。”杜康看向佐藤美和子,这么提问道。
“你是说,还会有第三个死者?”佐藤语气急迫。
“你看浅井成实那云淡风轻的样子,搞不好就是把该杀的人都杀过了。”当然,这是杜康的心里想法,嘴上却说的是另一套。
“听着曲子,应该确实是月光第二乐章。我早该想起来的,月光的第二乐章不是升c小调,而是降D大调。刚才看到那五个降调符号的时候,我就应该反应过来的。”杜康这么说着,“如果是严谨的罪犯的话,肯定还会有第三乐章的。问题是……”
“问题是什么?”佐藤美和子很是负责地扮演着侦探们的捧哏的角色。
“哥哥,你的意思是,不止是三个么?”旁边的柯南这么问道,“可是,如果不是三个的话,为什么要用月光呢。月光奏鸣曲可是三个乐章的。”
“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只不过下一轮,可能不是月光,而是别的。比如说暴风雨,比如说悲怆。”杜康如此说着。
“虽说这个小岛叫月影岛,配上月光奏鸣曲更配。不过,万一凶手觉得杀人的事情比较悲怆,或者说自己的人生比较悲怆,最后再来个悲怆奏鸣曲呢。”
“或者说这个岛每到特定的季节,就会有强烈的暴风雨,凶手预计要在那个时间段完整结尾,再配上暴风雨奏鸣曲呢。也不是没有可能吧。”
杜康说的暴风雨和悲怆,同样都是贝多芬的奏鸣曲。如同《月光奏鸣曲》一般。
《暴风雨奏鸣曲》,第十七号钢琴奏鸣曲,d小调,也是三个乐章。题目如同舒伯特的《魔王》取自歌德的同名诗那样,《暴风雨奏鸣曲》的题目,据辛德勒当年请教贝多芬阐释此曲,贝多芬回答的,取自莎士比亚的《暴风雨》。而《悲怆奏鸣曲》,c小调第八号钢琴奏鸣曲,也是三个小调。
“那就是说,数量的参照并没有意义。”毛利小五郎这么推测着。
三个、六个、九个。数量到这这种地步,已经没有什么参照意义了。
“佐藤,看过爱丽丝梦游仙境么?”看了看装出一副小大人样子的真大人转小孩的柯南,杜康觉得还是和妹子聊天更愉悦。
“没错。如果人死了,但是没有人报案,你说有没有这个可能。”杜康看向佐藤美和子,这么提问道。
“你是说,还会有第三个死者?”佐藤语气急迫。
“你看浅井成实那云淡风轻的样子,搞不好就是把该杀的人都杀过了。”当然,这是杜康的心里想法,嘴上却说的是另一套。
“听着曲子,应该确实是月光第二乐章。我早该想起来的,月光的第二乐章不是升c小调,而是降D大调。刚才看到那五个降调符号的时候,我就应该反应过来的。”杜康这么说着,“如果是严谨的罪犯的话,肯定还会有第三乐章的。问题是……”
“问题是什么?”佐藤美和子很是负责地扮演着侦探们的捧哏的角色。
“哥哥,你的意思是,不止是三个么?”旁边的柯南这么问道,“可是,如果不是三个的话,为什么要用月光呢。月光奏鸣曲可是三个乐章的。”
“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只不过下一轮,可能不是月光,而是别的。比如说暴风雨,比如说悲怆。”杜康如此说着。
“虽说这个小岛叫月影岛,配上月光奏鸣曲更配。不过,万一凶手觉得杀人的事情比较悲怆,或者说自己的人生比较悲怆,最后再来个悲怆奏鸣曲呢。”
“或者说这个岛每到特定的季节,就会有强烈的暴风雨,凶手预计要在那个时间段完整结尾,再配上暴风雨奏鸣曲呢。也不是没有可能吧。”
杜康说的暴风雨和悲怆,同样都是贝多芬的奏鸣曲。如同《月光奏鸣曲》一般。
《暴风雨奏鸣曲》,第十七号钢琴奏鸣曲,d小调,也是三个乐章。题目如同舒伯特的《魔王》取自歌德的同名诗那样,《暴风雨奏鸣曲》的题目,据辛德勒当年请教贝多芬阐释此曲,贝多芬回答的,取自莎士比亚的《暴风雨》。而《悲怆奏鸣曲》,c小调第八号钢琴奏鸣曲,也是三个小调。
“那就是说,数量的参照并没有意义。”毛利小五郎这么推测着。
三个、六个、九个。数量到这这种地步,已经没有什么参照意义了。
“佐藤,看过爱丽丝梦游仙境么?”看了看装出一副小大人样子的真大人转小孩的柯南,杜康觉得还是和妹子聊天更愉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