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章 持节

成年,可理政务,故得外放。既已可外放为官,为何不得赐节?

    李世民之言一出,顿时满朝上下鸦雀无声。

    昨日上表李恪成年,请予外放的是他们,如今说李恪年少,尚难分轻重,请收回节钺的也是他们,他们所言前后不一,这岂非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李世民虽是开明之君,不以言罪人,但并不代表李世民没有脾气,他的忍让不少没有限度的。

    那日朝臣群谏,李世民已然生怒,只是皇子外放本就是惯例,而李恪又主动请命,故而李世民稍作退让罢了。

    可如今李世民已然让步,赐节皇子也不违大唐法例,他们若在得寸进尺,逼李世民撤旨,李世民不介意用几条人命来维护他的帝王权威。

    要知道,李世民定鼎天下,登临帝位,他脚下踩着的人命不知多少,再多上几条也无伤大雅。

    既然请皇帝收回成命行不通,那唯一的路子便是指望李恪抗命了。

    延康坊,楚王府,午后。

    李恪正在王府内院的花园中赏景饮茶,看着这满园春色本该是心情愉悦之时,可一封封自门外递进来的书信,却叫李恪颇为恼火。

    而信中的内容无他,无非就是规劝李恪当行事谨慎,抱持谦逊之心,退回李世民所赐之节钺,以免铸成大错,失贤王之名。

    李恪看着自门外递进府中的书信,既生怒,却又觉得可笑,也是无一例外,都是将它们揉作一团,付之一炬了。

    “殿下,门外”李恪刚刚将送进来的书信丢弃,又有一门子来到了李恪身旁,急忙对李恪道。

    李恪见状,只当又是何人来信规劝于他,门子刚刚开口,李恪便不悦道:“本王不是说过了吗?这些信尽可弃在一旁,待本王得了闲再说,何必再来搅扰本王雅兴。”

    门子见李恪似有怒意,忙解释道:“非是书信入府,而是虞国公求见,小人特来通报。”

    “温相?”

    李恪听着门子的话,方知竟是温彦博来府,忙道:“快请温相进来。”

    “诺。”门子应了一声,下去带人了。

    “满朝文武俱因殿下之事而乱,而殿下却在此赏景,当真是好兴致啊。”温彦博一进内院,见李恪正在中赏景,开口道。

    李恪上前迎了几步,对温彦博道:“我生于长安,对长安城的一草一木自别有一番情感,此番出京也不知何时才能得返,如今趁着还有些时间,自想多看两眼。”

    温彦博闻言,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