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孙家家境富裕,不愁吃穿。
至今日,尚有水田百亩,店铺六间,家中常有下人十余人,可谓是当地名门。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层皮,有道是家丑不可外扬,特别是这种盈实之家,就算是出天大的事,那也是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的。
可今日又是什么事,让孙秀才竟不顾老脸,状告自己的亲生儿子呢?
说来事件很简单。
孙秀才儿子,单名一个达,今年始及冠,天资不错,也很勤奋,加上绍兴府是当今吴王起家之地,江南学院的招生,多有倾斜。
孙秀才原本想着,当今吴王颇具天子之相,这要是日后登基,自家儿子可不就成了天子门生了吗?
这一合计之下,就决定让儿子去考江南学院,不参加朝廷的科试。
孙达也很争气,这不,入学江南学院已有一年多了。
可昨日,儿子从杭州赶回,孙秀才夫妻俩杀鸡拔鸭,招待自家的宝贝儿子。
不想,孙达屁股还未坐稳,就劝说孙秀才夫妻俩拿家财,购买商会股份。
孙秀才自然不肯的,他也看过汉明半月谈,这几日,半月谈连篇累牍地就在说这事。
这要是换早半年,新君未登基,孙秀才说不定就肯了,可如今,新君已经坐上了龙椅,木已成舟、生米都成熟饭了,孙秀才已经没了那心气儿,甚至,他还想劝儿子从江南学院退学,重新应该朝廷科举。
所以,孙秀才当即拒绝了儿子的提议。
哪晓得,孙达趁夜,偷了家中田契、房契,天一亮就上街市当铺抵押,换了三千六百多两银子,全购买了商会股份。
等孙秀才夫妻知道时,真就木已成舟、生米都成熟饭了。
看着儿子递上的当票,孙秀才怒不可遏,一怒之下,动笔写了纸诉状,递上了县衙。
可县太爷连审都没审,只是看了眼状纸,便说了一句话,“咱们绍兴是吴王之乡邻本家,若连咱们都不帮吴王,与禽兽何异?”
县太爷根本不予受理,他只在状纸上批阅了十四个字……侠之大者,为国接盘!有此佳儿,幸甚!
孙秀才夫妻欲哭无泪,本还能拿藤知抽自己的儿子出气,可县太爷这一批复,就打不来了,否则,就是与官府作对了。
瞪着自己的儿子,孙秀才只能跺足大骂,“畜生!逆子!败家儿!”
然孙达毫不示弱,反诘道:“爹爹迂腐,有您这样的乡邻……孩儿替吴王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