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刚刚还在怒骂郑森欺君之事。
郑森依旧平静,“挡住吴争入城,亦或是在城下杀了吴争,对臣而言,皆不是难事……如今难在朝廷不承认陛下……好在,首辅王翊尚在城内,只要说服了他,那么,就算吴争也奈何不得陛下返京入宫。”
朱以海有些懊恼,“这不易……王翊此人,与钱肃乐、张煌言等性子相仿,皆是死性子,不识时务……朕也想不明白,这般人到了吴争手中,倒是不做诤臣了,一个个地变成了倿臣……!”
郑森毫不客气地打断道:“陛下说得对,想说服王翊,恐怕不易……但,正因为如此,王翊必会答应!”
朱以海惊讶道:“计从何来?”
“君子可欺之以方!”郑森道,“只要以吴伯昌和两位王妃的性命相逼,王翊必会答应拥立陛下……只要调左右营至杭州城,围城之势可解。”
“不对,若左右营已被吴王控制,调二营前来,岂不助长了吴王之势?”
看,朱以海不笨吧?
郑森哂然一笑,“陛下可是忘记了初衷?陛下此次登基,从未筹谋过与吴争刀兵相见,而是以正朔大义逼吴争就范……只要朝廷承认陛下是天下共主,那么,吴争怎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攻杭州城呢……如果他敢攻,又何必等到现在?”
朱以海想了想,连连点头,“延平王所言甚是,咱们不与他打,咱们和他讲道理!”
郑森道:“臣已派人带王翊来面圣,说服王翊还得仰仗陛下……臣要去东城督战了,虽然吴争只带了数百骑,可也不能掉以轻心!”
朱以海一愣,“爱卿为何不亲自劝说王翊?”
郑森微微皱眉,“陛下,臣杀钱肃乐,在王翊眼中已是恶人,由臣劝说王翊,必事倍功半,而陛下是宗亲,之前又两度监国,对王翊而言是君……所以,由陛下劝说王翊,必事半功倍矣。”
朱以海听了,觉得有道理,点头道:“就按延平王所言,只是……延平王去东城,也须小心才是,朕是知道吴争打仗本事的……朕身边,不能少了延平王啊!”
这话,确实是情深意重。
或许,朱家人只有在某一特定时刻,才会流露真心吧,但,那也是昙花一现罢了。
郑森闻听,正在转身的身体,有一瞬间的僵硬,但很快恢复了正常。
“谢陛下关心……臣必为陛下挡住吴争入城!”
……。
郑森离开没多久,王翊就被带来了。
郑森依旧平静,“挡住吴争入城,亦或是在城下杀了吴争,对臣而言,皆不是难事……如今难在朝廷不承认陛下……好在,首辅王翊尚在城内,只要说服了他,那么,就算吴争也奈何不得陛下返京入宫。”
朱以海有些懊恼,“这不易……王翊此人,与钱肃乐、张煌言等性子相仿,皆是死性子,不识时务……朕也想不明白,这般人到了吴争手中,倒是不做诤臣了,一个个地变成了倿臣……!”
郑森毫不客气地打断道:“陛下说得对,想说服王翊,恐怕不易……但,正因为如此,王翊必会答应!”
朱以海惊讶道:“计从何来?”
“君子可欺之以方!”郑森道,“只要以吴伯昌和两位王妃的性命相逼,王翊必会答应拥立陛下……只要调左右营至杭州城,围城之势可解。”
“不对,若左右营已被吴王控制,调二营前来,岂不助长了吴王之势?”
看,朱以海不笨吧?
郑森哂然一笑,“陛下可是忘记了初衷?陛下此次登基,从未筹谋过与吴争刀兵相见,而是以正朔大义逼吴争就范……只要朝廷承认陛下是天下共主,那么,吴争怎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攻杭州城呢……如果他敢攻,又何必等到现在?”
朱以海想了想,连连点头,“延平王所言甚是,咱们不与他打,咱们和他讲道理!”
郑森道:“臣已派人带王翊来面圣,说服王翊还得仰仗陛下……臣要去东城督战了,虽然吴争只带了数百骑,可也不能掉以轻心!”
朱以海一愣,“爱卿为何不亲自劝说王翊?”
郑森微微皱眉,“陛下,臣杀钱肃乐,在王翊眼中已是恶人,由臣劝说王翊,必事倍功半,而陛下是宗亲,之前又两度监国,对王翊而言是君……所以,由陛下劝说王翊,必事半功倍矣。”
朱以海听了,觉得有道理,点头道:“就按延平王所言,只是……延平王去东城,也须小心才是,朕是知道吴争打仗本事的……朕身边,不能少了延平王啊!”
这话,确实是情深意重。
或许,朱家人只有在某一特定时刻,才会流露真心吧,但,那也是昙花一现罢了。
郑森闻听,正在转身的身体,有一瞬间的僵硬,但很快恢复了正常。
“谢陛下关心……臣必为陛下挡住吴争入城!”
……。
郑森离开没多久,王翊就被带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