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往别的地方去猜,人性皆如此,总是太相信自己的判断。
吴三桂甚至非常肯定,不管李定国还是吴争,不管二人是不是贪财之人,只要听说有如此巨大的财货,必定上套,理由很简单,养兵,等于烧钱哪!
李定国上当了,如果吴争在,估计也好不了多少。
……。
李定国被伏击之处,其实离洛阳城不远,近郊嘛,也就数十里路。
如果城中守军知晓,最多一柱香的功夫就能赶到。
问题是,守军怎么可能知晓?
李定国出城前,没有对任何人提及此次出城的意图……不,他有对一人提及,是他的次子李嗣兴。
此时已经十七岁的李嗣兴,很是羡慕他兄长李溥兴能被爹送往杭州府。
特别是在江南军校学习,如今李溥兴已经成为北伐第一军中的副团长,更是令李嗣兴羡慕。
原本,李定国没有打算此战将李嗣兴随军,只是被李嗣兴闹得不清静,于是顺了李嗣兴的意,带他北上。
按理说,李嗣兴是李定国次子,虽然不可能成为世子,可那也是公子。
在军中,谁敢不敬?
奈何李定国治军甚严,升军职,得凭军功。
李嗣兴初入军旅,何来军功?
在李嗣兴的恳请下,李定国稍作了通融,专门替儿子想了个官职——裨将参军。
裨将参军,这名字如果拆分开来,裨将、参军,那就一目了然了。
古往今来,裨将一般为副将,往往做为偏师统领,或者是代主将为先锋。
而参军嘛,顾名思义,等同于后世参谋。
按军中职责划分,属于一文一武,职能也就南辕北辙了。
可李定国将两职务生生地捏在了一起,这不是变相夸赞儿子文武双全,而是暗示,这是只菜鸟,儿郎们,别听他忽悠。
可不就是这样吗?
正象历朝历代,真正统帅天下兵马的,为大将军。
如果非要在大将军前加上什么“镇南”、“征东”、“平西”的衔名,只能说明,这就是个封号将军。
倒不是说这些封号不值钱,而是,有封号的,往往是将不是帅。
李定国确实没读过书,可天下道理共通,无非是表达方式不同,征战多年,又浸淫宦海日久,李定国就以这官名,打发了次子的软磨硬泡。
李嗣兴起初还高兴得很,可没多久,发现他的命令不怎
吴三桂甚至非常肯定,不管李定国还是吴争,不管二人是不是贪财之人,只要听说有如此巨大的财货,必定上套,理由很简单,养兵,等于烧钱哪!
李定国上当了,如果吴争在,估计也好不了多少。
……。
李定国被伏击之处,其实离洛阳城不远,近郊嘛,也就数十里路。
如果城中守军知晓,最多一柱香的功夫就能赶到。
问题是,守军怎么可能知晓?
李定国出城前,没有对任何人提及此次出城的意图……不,他有对一人提及,是他的次子李嗣兴。
此时已经十七岁的李嗣兴,很是羡慕他兄长李溥兴能被爹送往杭州府。
特别是在江南军校学习,如今李溥兴已经成为北伐第一军中的副团长,更是令李嗣兴羡慕。
原本,李定国没有打算此战将李嗣兴随军,只是被李嗣兴闹得不清静,于是顺了李嗣兴的意,带他北上。
按理说,李嗣兴是李定国次子,虽然不可能成为世子,可那也是公子。
在军中,谁敢不敬?
奈何李定国治军甚严,升军职,得凭军功。
李嗣兴初入军旅,何来军功?
在李嗣兴的恳请下,李定国稍作了通融,专门替儿子想了个官职——裨将参军。
裨将参军,这名字如果拆分开来,裨将、参军,那就一目了然了。
古往今来,裨将一般为副将,往往做为偏师统领,或者是代主将为先锋。
而参军嘛,顾名思义,等同于后世参谋。
按军中职责划分,属于一文一武,职能也就南辕北辙了。
可李定国将两职务生生地捏在了一起,这不是变相夸赞儿子文武双全,而是暗示,这是只菜鸟,儿郎们,别听他忽悠。
可不就是这样吗?
正象历朝历代,真正统帅天下兵马的,为大将军。
如果非要在大将军前加上什么“镇南”、“征东”、“平西”的衔名,只能说明,这就是个封号将军。
倒不是说这些封号不值钱,而是,有封号的,往往是将不是帅。
李定国确实没读过书,可天下道理共通,无非是表达方式不同,征战多年,又浸淫宦海日久,李定国就以这官名,打发了次子的软磨硬泡。
李嗣兴起初还高兴得很,可没多久,发现他的命令不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