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作为轰—6轰炸机的生产企业,西飞是国内唯一一家有着丰富的大型飞机生产和制造经验的企业,他们雄心勃勃的想要将制造轰—6的经验应用到制造起飞重量略小的p—75身上,准备在民航机领域大展身手,眼看着在希望就要落空之际事情忽然出现了专机,西飞那里还忍的住?
“陈董,您知道p—75项目遇到的最大的难题是什么吗?”西飞总经理茅东海望着陈耕,目光中有期待,还有不敢相信,不敢相信这个困住了西飞、困住了中航技总公司、困住了民航局和航空工业部,甚至是困住了德国bb公司的项目,陈耕竟然有办法给解决掉。
换句话说,也就亏得坐在茅东海眼前的是创造了无数奇迹和神话的陈耕,换一个人,茅东海看都不会看一眼。
陈耕点点头:“我大概了解一些。”
“哦?”茅东海扬了扬眉毛,言外之意:你说说看。
“现在表面上看,是国家没钱,手里的资金不足以同时发展两款差不多的民航飞机。”
“没错,如果是透过表面现象,真正的问题在那里呢?”
“上飞!”
“……”听到这个名字,茅东海一阵默然,他听懂了陈耕说出来的话,也听懂了陈耕没说的话。
说起来,上飞在共和国航空工业系统内简直是一朵超级奇葩,所有你能想到的和你想不到的事情他们都干过,一家只生产了37架民航飞机、一直靠房地产维持的飞机制造公司,估摸着全世界都找不出第二家了。
“陈董的意思,是您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有办法。”陈耕点点头。
“你真的有办法?”完全没想到陈耕竟然会这么肯定的茅东海,整个人都愣了一下,这才震惊的道:“陈董,这个事情可不能开玩笑。”
“当然不会开玩笑,”陈耕笑着道:“现在上飞以及某些人的借口不是p—75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咱们国家没钱么?如果我说,从现在开始,p—75不需要国家投一分钱,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么?”
“p—75今后不需要国家再投一分钱?”茅东海整个人都傻住了,呆呆的说道:“陈耕同志,你可能不清楚研制一款这种和麦道—82差不多大小的飞机需要花多少钱,花的钱远比你们开发一款车要多的多……”
“我知道,”打断茅东海的话,陈耕认真的道:“我看过p—75项目的资料,也和梅东、霍克先生交流过,从现在开始到p—75正式投产,还需要差不多1
“陈董,您知道p—75项目遇到的最大的难题是什么吗?”西飞总经理茅东海望着陈耕,目光中有期待,还有不敢相信,不敢相信这个困住了西飞、困住了中航技总公司、困住了民航局和航空工业部,甚至是困住了德国bb公司的项目,陈耕竟然有办法给解决掉。
换句话说,也就亏得坐在茅东海眼前的是创造了无数奇迹和神话的陈耕,换一个人,茅东海看都不会看一眼。
陈耕点点头:“我大概了解一些。”
“哦?”茅东海扬了扬眉毛,言外之意:你说说看。
“现在表面上看,是国家没钱,手里的资金不足以同时发展两款差不多的民航飞机。”
“没错,如果是透过表面现象,真正的问题在那里呢?”
“上飞!”
“……”听到这个名字,茅东海一阵默然,他听懂了陈耕说出来的话,也听懂了陈耕没说的话。
说起来,上飞在共和国航空工业系统内简直是一朵超级奇葩,所有你能想到的和你想不到的事情他们都干过,一家只生产了37架民航飞机、一直靠房地产维持的飞机制造公司,估摸着全世界都找不出第二家了。
“陈董的意思,是您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有办法。”陈耕点点头。
“你真的有办法?”完全没想到陈耕竟然会这么肯定的茅东海,整个人都愣了一下,这才震惊的道:“陈董,这个事情可不能开玩笑。”
“当然不会开玩笑,”陈耕笑着道:“现在上飞以及某些人的借口不是p—75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咱们国家没钱么?如果我说,从现在开始,p—75不需要国家投一分钱,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么?”
“p—75今后不需要国家再投一分钱?”茅东海整个人都傻住了,呆呆的说道:“陈耕同志,你可能不清楚研制一款这种和麦道—82差不多大小的飞机需要花多少钱,花的钱远比你们开发一款车要多的多……”
“我知道,”打断茅东海的话,陈耕认真的道:“我看过p—75项目的资料,也和梅东、霍克先生交流过,从现在开始到p—75正式投产,还需要差不多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