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意思是您有把握做通他们的工作?”陈耕微微颔首,道:“很好,现在就是我们的问题了:第一,润华实业能够在这里面占据多大的股份?第二,p—75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各种机型的专利所有权是怎么样的?第三,在未来,p—75能否拓展为特种飞行平台?”
“陈先生,您这话是什么意思?”沃尔夫冈·梅东的脸色顿时一变:“什么叫特种飞行平台?”
“说动军方为我们这个项目保驾护航是要付出代价的,”陈耕舔舔嘴唇:“比如这款飞机是否可以被改造为反潜巡逻机?是否可以被改造成特种电子侦查飞机?以及其他特种用于的军用飞机?”
“这不可能……”陈耕的话音刚刚落地,沃尔夫冈·梅东就尖叫着道:“这绝对不可能!”
“那就是没得谈了。”听到沃尔夫冈·梅东这话,陈耕连半秒钟的犹豫也没有:“部长阁下,霍克先生,梅东先生,很高兴你们愿意和我探讨这个问题,但很遗憾,在我看来我们在这个项目上有着无法弥合的分歧。”
一言不合就分手?陈耕在这件事上坚决的态度让三人直接傻了眼。
可就这么让陈耕走人?
他们可舍不得!
虽然陈耕并没有明确的表示出来,但三人哪能看不出来,陈耕刚刚的态度其实就是无声的表明了他对这件事的态度:他可以推动这个项目继续走下去。
对于德国人来说,p—75项目太重要了,虽然他们是空中客车公司的核心成员之一,但对于精于机械的德国人来说,不能制造一款大型的喷气式飞机一直都是他们心头的和一根刺,只有50个座椅的小支线飞机他们根本就看不上眼,否则他们也不会将p—75从最初的50座一路攀升到现在的100座,甚至连134座的p—75—200都搞了出来。
134座是什么概念?这妥妥的是跟麦道—82、波音—737一个档次的主流窄体干线飞机了,德国人的野心还用再说么?这都明摆出来了。
乌尔苏拉·霍克连忙说道:“陈先生,我认为……”
“霍克先生,我认为这个问题没什么好谈的,”陈耕摇摇头,态度异常坚定:“这一点是我们能否谈下去的基础,基础都不在了,我们也就不必谈了。”
陈耕坚决的态度,让乌尔苏拉·霍克三人大感棘手!
陈耕的意思很明确,p—75必须具有改装为军用和特种用途飞机的权利,考虑到陈耕是共和国现役军官的身份,他的态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