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章 步入正轨

让人感觉很高档,用来笼络人心实在是再适合不过了。

    冲陈耕拱拱手,高月明感激的道:“陈总,多谢。”

    陈耕已经笑得合不拢嘴:这又是好大一笔生意啊。

    至于在一旁看热闹的华润实业的年轻人,则已经看呆了,嘴里口水直流:卧槽!生意还能这么做?

    …………………………………………

    接到金德勒从魔都打来的电话,整个第三军械维修厂的领导们集体重重的松了一口气。

    这次与金德勒的合作,整个过程并不怎么顺利,但因为某些方面不是很合法,所以需要一些变通手段:比如对华东军区第三军械维修厂的说法,这批生产设备不是金德勒提供的,而是金德勒先向德国某个设备租赁公司租赁、之后再将设备安置到中国;

    而在德国,则是金德勒拿着陈耕的钱购买了这批设备后,花了一笔钱交给这家设备租赁公司来运作手续……

    到了国内,又有一大摊子事,比如向有关部门解释,比如向军区报备,比如走程序……如此等等等等,总之足足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完成整个走手续的过程,整个过程的麻烦不足为人道,写出来最少能写一篇200万字的长篇小说,连刘前进都说为了这件事他头发少了足足一小半。

    虽然在陈耕看来慢的简直令人发指,但放在80年代这个速度其实已经相当迅速了,也幸亏第三军械维修厂是军队企业,军队的独立自主性很强,完全可以不鸟地方政府,这才能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走完所有手续,若是普通企业,直接都不敢琢磨这件事。

    但不管怎么说,一切总算是搞定了,生产化油器的设备已经从德国起运,不日就能抵达海洲港,直到这个时候,第三军械维修厂的领导们才确定一件事:天上不但掉下来了馅饼,还砸到自己脑袋上来了。

    也是在这个时候,第三军械维修厂三产办,也就是华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第一个月的营业情况出来了。

    被陈耕带着跑了几次业务后,隐藏在杨雷和张向阳体内的业务天赋终于被激发了出来,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两个没有驾驶证的家伙,开着那辆“样板车”几乎跑遍了海洲所有的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不但跑回来50多辆212吉普的改装单子,更是创造性的发明了定制化改装订单。

    原本按照陈耕的想法,悬挂系统、轮胎和车内座椅的改造是一整个完整的改造项目,任何一辆来改装的车全都直接打包完成,但在跑业务的过程中发现各家单位的财务状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