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三章 放榜

    “李兄,怎么一个人在这喝闷酒,子楚兄呢?”张轩一边喝着粥,一边问道。

    “他啊,还没有起呢!”李思睿有些焦虑地摇摇头,伸手一把把张轩的粥碗扒开,给张轩倒了一杯酒,“来,文博来的正好,陪我喝酒!”

    看出李思睿心情不好,明显是在为院试担心,于是张轩也不计较,安慰道:“李兄,酒多伤身,这放榜还要到下午呢,醉了不好!”

    李思睿却是不理,又给自己满上一杯,一饮而尽,道:“子楚他是胸有成竹啊!要说我们三个人中,谁最有可能中秀才,非子楚莫属啊!”

    确实,孙子楚是三人中最有学问的,况且他是正六品命格,以他二十四岁的年纪,只要不出什么意外,今科必中,而且很可能是一榜甚至前三。

    整个扬州,六十个名额,一万两千人争,真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且一旦不中,就要再等三年,比高考还要残酷的多!

    不过秀才虽然难得,但相应的地位也很高。

    其身份地位相当于正九品的官身不说,而且见官可以不拜,并且会被授予禀田,使其衣食无忧。一甲三十亩,二甲二十亩,三甲十亩,都是上等的良田,每亩价值十两银子,而且禀田不用上赋,就是自己不种,租出去给别人种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一万多人,只有六十人上榜,比百里挑一还多啊,考个秀才都这么难,将来靠举人,考进士又会是怎样的艰难呢?”张轩叹气道。

    “呵呵,举人?进士?你还真敢想?”李思睿摇头苦笑。

    “就是我们三个中最有才华的孙子楚也是希望渺茫啊!”李思睿的话中带着明显的不自信。

    “只要能中个秀才,我就心满意足了,举人我是不敢想了!自十五岁获得院试的资格以来,三年一科,我一共参加了四次院试,次次名落孙山,这已经是第五次了,也不知道能不能中?

    我今年已经二十八了,如果这次还不中的话,就连继续去魏府抄书的资格都没了。到时候只能找些文书小吏的工作,以养家糊口,这一辈子就这样完了!”

    李思睿家境贫寒,幼年丧父,其母亲一个人既要拉扯他长大,又要供他读书,操劳过度,落下了病根,身体一直不好,躺在床上做不了事,每个月吃药就是一大笔的开销,完全靠他在魏府抄书和他妻子郑氏织布维持生活。

    这次李思睿如果科举不中,等到下科就超过三十岁了,已经失去了在魏府抄书的资格。

    “如果不是自己的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