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十九章 千里神州烟波生(三)

上的身份,剩下可以自由调动的并不多。他若要调人轮班盯着三处地界,至少得占去五成。

    沉吟一阵,任喜点头:“可。”

    ……

    私下的安排,暂时影响不到朝政。

    四月丁亥,梁王上书请于五月初五在汴梁举办晒书之会,获准。

    于是,梁王将在端午那天讲学的消息以极快的速度传遍南北。

    这样不正常的速度定然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陈佑讲学的消息,在上书之前,就已传递到陈家各处商行,只待过了约定好上书的时间,立刻通过种种渠道传播开来。

    如此,只为营造一个万众瞩目的氛围出来。

    世人皆知梁王欲讲学,却少有人知梁王还上了一份奏章专门提及朝廷政令。

    倒没有多说其它,将兴国与盛德年间的政令做了一番对比,之后说一说当前种种乱象,最后得出结论:若不复兴国之政,官民之仇大也!

    说起来“天下倾覆不远矣”更加震撼,但以陈佑的身份说出这话,可能会逼得天子冒天下之大不韪诛杀当世贤哲。

    陈佑的这一份奏章直接留中,没几个人知道他其实上了两份奏章。

    但这已经足够了,魁首上书言事,底下立刻就有官员闻风而动。

    谈论的只有一件事:水利已经四五年没修了!

    兴国年间,各处水利基本上是一年一整,三年一修。

    到盛德年间,水利以河运为重,黄河占去大头,洛南准备开凿的人工河又占一部分,再就是汴淮等涉及粮运的河道。

    而各州县农田水利,也就一些体恤民情或者胸怀大志的官员,会想着去修。还得当地衙门有钱有粮,才能真的做成。

    很可惜,这些年战事不断,灾情不绝,缺钱少粮乃是常态。

    有时候不是人不想修,而是没办法修。

    可惜,朝廷里上书抨击此事的官员不管这些,他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客观存在的现实。

    以水利为引,继而引申到被废除的兴国政令上。

    赵普本是风雨飘摇,中枢一干起居八座的下属想要以他为垫脚石,宫里天子又在怀疑他的忠心程度,眼看罢相近在咫尺,底下那些不要命的官员开始褒兴国贬盛德了!

    赵普差点没笑出声来。

    面子算什么?位子才重要!

    于是,他出手引导激愤的官员把矛头对准他,略去先首相巴宁泰,直言赵普主政以来多有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